前科学概念视阀下高中生学习化学现状研究--基于对西藏拉萨藏族的调查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1.5.1 文献法 | 第14页 |
1.5.2 调查法 | 第14页 |
1.5.3 谈话法 | 第14-15页 |
1.5.4 比较法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6-25页 |
2.1.1 概念 | 第16-19页 |
2.1.2 错误概念 | 第19页 |
2.1.3 相异概念 | 第19-20页 |
2.1.4 前科学概念 | 第20页 |
2.1.5 化学概念 | 第20-24页 |
2.1.6 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 第24-25页 |
2.2 核心理论 | 第25-27页 |
2.2.1 认知理论 | 第25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5-27页 |
3 研究过程 | 第27-42页 |
3.1 调查研究的程序 | 第27-28页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8-33页 |
3.3 被调查者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1 研究工具的准备阶段 | 第33页 |
3.3.2 研究工具的可靠性 | 第33-34页 |
3.4 调查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3.4.1 事实知识现状与分析 | 第38-39页 |
3.4.2 理论知识现状与分析 | 第39-40页 |
3.4.3 技术性的知识的学习形式现状与分析 | 第40页 |
3.4.4 对情感内容的现状与分析 | 第40-41页 |
3.4.5 问题解决的学习形式现状与分析 | 第41-42页 |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42-47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4.2 研究启示 | 第43-45页 |
4.2.1 有效地教授事实知识 | 第43页 |
4.2.2 有效的理论知识教学 | 第43-44页 |
4.2.3 有效的技能知识教学 | 第44页 |
4.2.4 有效引导情感内容的学习 | 第44-45页 |
4.3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第45-47页 |
附录1 | 第47-50页 |
附录2 | 第50-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