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呈现方式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词汇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呈现 | 第13-14页 |
2.1.3 词汇呈现的方式 | 第14页 |
2.2 国内外词汇呈现方式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3 结语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3.1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7-18页 |
3.2 精细加工理论 | 第18-20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0-26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4.3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4.3.1 词汇的筛选 | 第20-21页 |
4.3.2 语篇的选择 | 第21页 |
4.4 实验工具 | 第21-22页 |
4.4.1 即时测试 | 第21页 |
4.4.2 延时测试 | 第21-22页 |
4.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22页 |
4.6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4.6.1 教学实验法 | 第22-23页 |
4.6.2 访谈法 | 第23页 |
4.7 研究程序 | 第23-24页 |
4.8 试卷计分与评分 | 第24-26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6-39页 |
5.1 即时测试结果的分析 | 第26-28页 |
5.1.1 即时测试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5.1.2 即时测试结果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27页 |
5.1.3 即时测试结果的多重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5.2 延时测试结果的分析 | 第28-32页 |
5.2.1 第一次延时测试结果的分析 | 第28-30页 |
5.2.2 第二次延时测试结果的分析 | 第30-32页 |
5.3 三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5.3.1 词汇表呈现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5.3.2 联想举例呈现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3页 |
5.3.3 语篇呈现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5.4 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34-35页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35-39页 |
5.5.1 即时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35-36页 |
5.5.2 延时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36-3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1页 |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39页 |
6.2 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第39-40页 |
6.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52页 |
附录1 词汇表呈现 | 第45-46页 |
附录2 联想举例呈现 | 第46-47页 |
附录3 语篇呈现 | 第47-48页 |
附录4 即时测试试卷时间:15分钟 | 第48-49页 |
附录5 延时测试试卷(一)时间:15分钟 | 第49-50页 |
附录6 延时测试试卷(二)时间:15分钟 | 第50-51页 |
附录7 访谈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