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石墨烯/金属有机配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11-13页
    1.3 超级电容器分类第13-16页
        1.3.1 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第14-15页
        1.3.2 超级电容器器件设计种类第15-16页
    1.4 超级电容器电解质研究进展第16-17页
    1.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7-23页
        1.5.1 常见碳类材料第18-19页
        1.5.2 过渡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第19-20页
        1.5.3 常见导电聚合物材料第20页
        1.5.4 其它新型材料第20-21页
        1.5.5 电极组成设计第21-23页
    1.6 氧化石墨烯还原研究进展第23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性第23-26页
        1.7.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7.2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7.3 创新性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表征方法第26-32页
    2.1 实验试剂第26页
    2.2 实验仪器设备第26-27页
    2.3 分析测试方法第27-29页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7页
        2.3.2 拉曼光谱(Raman)第27-28页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页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第28页
        2.3.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试(GC-MS)第28-29页
        2.3.7 热重测试(TGA)第29页
    2.4 电化学分析测试第29-32页
        2.4.1 循环伏安测试(CV)第30页
        2.4.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GCD)第30页
        2.4.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第30-32页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还原机理及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第32-33页
        3.2.2 还原石墨烯纸的制备第33页
    3.3 产物的结构分析、反应机理探讨与性能表征第33-42页
        3.3.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33-35页
        3.3.2 拉曼光谱分析第35-36页
        3.3.3 X射线衍射分析第36-37页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7-38页
        3.3.5 扫描电镜测试第38-39页
        3.3.6 接触角测试第39-40页
        3.3.7 热重分析第40-41页
        3.3.8 还原机理分析第41-42页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第42-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还原石墨烯/铁离子蒽醌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4.2.1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第47-48页
        4.2.2 还原石墨烯/铁离子蒽醌配合物(rGO-DAAQ/Fe)的制备第48页
    4.3 产物结构表征与分析第48-54页
        4.3.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8-49页
        4.3.2 拉曼光谱分析第49-50页
        4.3.3 X射线衍射分析第50-51页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1-53页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53-54页
    4.4 电化学性能讨论与分析第54-57页
        4.4.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54-55页
        4.4.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55-56页
        4.4.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图分析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还原石墨烯/铁离子蒽醌配合物/聚苯胺的制备与表征第58-72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还原石墨烯/铁离子蒽醌配合物/聚苯胺(rGO-DAAQ/Fe-PANI)的制备第59-60页
    5.3 产物结构表征与分析第60-66页
        5.3.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第60-61页
        5.3.2 拉曼光谱分析第61-62页
        5.3.3 X射线衍射分析第62-63页
        5.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63-64页
        5.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64-66页
    5.4 电化学性能讨论与分析第66-71页
        5.4.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66-67页
        5.4.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67-69页
        5.4.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图分析第69-70页
        5.4.4 循环稳定性测试与分析第70-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件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低温沉积α-(Al,Cr)2O3薄膜及其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香茅草精油微乳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氧化和抗肿瘤细胞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