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2.1 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2.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1-14页 |
2.2.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第11-12页 |
2.2.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 第12-13页 |
2.2.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3-14页 |
2.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2页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第22-31页 |
1 前言 | 第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2.1 试验地点 | 第22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3页 |
2.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3.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1 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5页 |
3.3 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4 小结讨论 | 第27-29页 |
4.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第27页 |
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31-39页 |
1 前言 | 第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2.1 试验地点 | 第31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31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31-32页 |
2.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植株含氮率及吸氮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及积累比例的影响 | 第33页 |
3.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及百千克籽粒需氮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小结讨论 | 第35-37页 |
4.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39-47页 |
1 前言 | 第3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2.1 试验地点 | 第39-40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40页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40页 |
2.4.1 稻米品质 | 第40页 |
2.4.2 食味指标 | 第40页 |
2.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第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1 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40页 |
3.2 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2页 |
3.4 施氮量和密度对米饭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4.1 施氮量和密度对盐碱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施氮量和密度对盐碱地稻米食味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1.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47页 |
1.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47-48页 |
1.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8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8页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