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作用双定子泵专用流量阀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液压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2.1 液压阀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液压阀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流量阀概述 | 第13-20页 |
1.3.1 节流阀的作用与应用 | 第13-16页 |
1.3.2 流量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流量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第21-39页 |
2.1 单作用双定子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2 流量阀的总体设计和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2.3 换向阀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第25-30页 |
2.4 换向阀部分的结构尺寸和受力计算 | 第30-33页 |
2.4.1 换向阀部分的结构尺寸 | 第30-32页 |
2.4.2 换向阀部分的受力计算 | 第32-33页 |
2.5 节流阀部分的结构尺寸 | 第33-35页 |
2.6 三维建模 | 第35-36页 |
2.7 流量阀的节能分析 | 第36-38页 |
2.8 专用流量阀的优势 | 第3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Fluent的流场仿真分析 | 第39-59页 |
3.1 CFD概述 | 第39-40页 |
3.2 Fluent的基本结构 | 第40-41页 |
3.3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41-42页 |
3.4 流体的静压、动压和总压 | 第42-43页 |
3.5 换向阀部分的流场数值模拟 | 第43-56页 |
3.5.1 流场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划分 | 第43-45页 |
3.5.2 流体在换向阀内的流动状态 | 第45页 |
3.5.3 换向阀左位工作时高压油流场仿真分析 | 第45-51页 |
3.5.4 换向阀左位工作时卸荷流场分析 | 第51-54页 |
3.5.5 换向阀中位工作时的流场分析 | 第54-56页 |
3.6 节流阀部分的流场数值模拟 | 第56-58页 |
3.6.1 流场模型和网格的划分 | 第56页 |
3.6.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流量阀稳态液动力的研究 | 第59-73页 |
4.1 计算稳态液动力的两种方法 | 第59-65页 |
4.1.1 动量定理与流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 第59-64页 |
4.1.2 基于流场仿真的数值求解法 | 第64-65页 |
4.2 流量恒定时稳态液动力的计算 | 第65-70页 |
4.2.1 用动量定理结合流场仿真的方法求解 | 第65-68页 |
4.2.2 用基于流场仿真的数值方法求解 | 第68-69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4.3 压差恒定时稳态液动力的计算 | 第70-72页 |
4.3.1 用动量定理结合流场仿真的方法求解 | 第70-71页 |
4.3.2 用基于流场仿真的数值方法求解 | 第71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单作用双定子泵专用流量阀的实验分析 | 第73-79页 |
5.1 实验原理简介 | 第73-75页 |
5.2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5.2.1 实验中所用单作用双定子泵的主要参数 | 第75页 |
5.2.2 换向实验 | 第75页 |
5.2.3 压力损失实验 | 第75-76页 |
5.2.4 流量-压差特性实验 | 第76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5.3.1 换向性能实验结果 | 第76页 |
5.3.2 压力损失实验结果 | 第76-77页 |
5.3.3 流量-压差特性实验结果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