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21-39页 |
2.1 原材料选择与试验 | 第21-24页 |
2.1.1 沥青 | 第21页 |
2.1.2 集料 | 第21-23页 |
2.1.3 填料 | 第23-24页 |
2.2 配合比设计 | 第24-38页 |
2.2.1 矿料级配设计 | 第24-26页 |
2.2.2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26-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 | 第39-55页 |
3.1 概述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案 | 第39-42页 |
3.2.1 试件的制作及准备 | 第39-40页 |
3.2.2 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3.2.3 劈裂强度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3 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3.4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路面力学分析及结构计算 | 第55-73页 |
4.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55-56页 |
4.2 路面结构及模型 | 第56-60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56-57页 |
4.2.2 路面荷载及结构层参数 | 第57-59页 |
4.2.3 路面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9-60页 |
4.3 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第60-69页 |
4.3.1 竖向压应力与压应变 | 第60-62页 |
4.3.2 剪应力变化规律 | 第62页 |
4.3.3 层底拉应力变化规律 | 第62-66页 |
4.3.4 层底拉应变变化规律 | 第66-69页 |
4.4 基于极限应变的大粒径碎石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 第69-72页 |
4.4.1 永久性沥青路面设计理念与方法 | 第69页 |
4.4.2 基于极限应变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流程 | 第69-70页 |
4.4.3 设计指标 | 第70页 |
4.4.4 推荐路面大粒径碎石基层厚度 | 第70-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组合基层应用效果评价 | 第73-90页 |
5.1 应用概况 | 第73-75页 |
5.1.1 原路面病害及成因 | 第73-74页 |
5.1.2 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结构 | 第74-75页 |
5.1.3 调查路段与方法 | 第75页 |
5.2 调查路段应用状况 | 第75-89页 |
5.2.1 K100+350-K101+550路段 | 第75-79页 |
5.2.2 K915+000-K917+000路段 | 第79-83页 |
5.2.3 K940+950-K941+950路段 | 第83-85页 |
5.2.4 K952+160-K953+430路段 | 第85-8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6.2 建议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