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的内在要求 | 第7页 |
1.1.2 终身学习理念的诉求 | 第7页 |
1.1.3 推进全民阅读呼唤自主学习 | 第7-8页 |
1.1.4 个人兴趣点所在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2-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7页 |
2.1.1 自主学习 | 第12-15页 |
2.1.2 阅读 | 第15-16页 |
2.1.3 阅读教学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2.2.1 国外的自主学习研究 | 第17-19页 |
2.2.2 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 | 第19-22页 |
2.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4 对已有研究进行的思考与总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探讨 | 第25-35页 |
3.1 内涵及特征 | 第25-27页 |
3.1.1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 | 第25-26页 |
3.1.2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特征 | 第26-27页 |
3.2 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对师生的要求 | 第27-30页 |
3.2.1 从学的角度来看 | 第27-28页 |
3.2.2 从教的角度来看 | 第28-30页 |
3.3 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0-35页 |
3.3.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0-31页 |
3.3.2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31-32页 |
3.3.3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32-35页 |
第4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学校为例.. | 第35-55页 |
4.1 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4.1.2 研究问题 | 第35页 |
4.1.3 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4.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4页 |
4.2.1 学习动机方面 | 第36-38页 |
4.2.2 学习准备方面 | 第38-39页 |
4.2.3 学习策略方面 | 第39-41页 |
4.2.4 学业求助方面 | 第41-42页 |
4.2.5 学习反馈方面 | 第42-44页 |
4.3 原因分析 | 第44-55页 |
4.3.1 学校方面 | 第44-45页 |
4.3.2 教师方面 | 第45-51页 |
4.3.3 学生方面 | 第51-53页 |
4.3.4 家庭方面 | 第53-55页 |
第5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对策 | 第55-66页 |
5.1 学校层面 | 第55-57页 |
5.1.1 树立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才理念 | 第55页 |
5.1.2 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拓展课程 | 第55-56页 |
5.1.3 制定多元的评价方式 | 第56页 |
5.1.4 建立自我管理的模式 | 第56页 |
5.1.5 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 | 第56-57页 |
5.2 教师层面 | 第57-62页 |
5.2.1 学习自主学习的理论和经验 | 第57页 |
5.2.2 建立阅读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 第57-61页 |
5.2.3 建立民主的课堂管理方式 | 第61-62页 |
5.3 学生层面 | 第62-64页 |
5.3.1 监控学习状态 | 第63页 |
5.3.2 主动进行学业求助 | 第63-64页 |
5.4 家庭层面 | 第64-66页 |
5.4.1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 第64页 |
5.4.2 加强学业救助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1.1 成果与创新点 | 第66-67页 |
6.1.2 问题与不足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A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学生问卷 | 第72-74页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第74-75页 |
附录C 课堂观察记录表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