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反垄断法经营者承诺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反垄断法经营者承诺制度概述 | 第13-20页 |
一、经营者承诺制度的概念 | 第13页 |
二、经营者承诺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 第13-16页 |
(一) 经营者承诺制度的优势 | 第13-14页 |
(二) 经营者承诺制度的特点 | 第14-15页 |
(三) 经营者承诺制度的和解本质 | 第15-16页 |
三、经营者承诺制度的理论渊源 | 第16-20页 |
(一) 法学原理分析 | 第16-17页 |
(二) 行政学原理分析 | 第17页 |
(三) 成本收益分析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我国经营者承诺制度的现状和思考 | 第20-32页 |
一、我国经营者承诺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0-23页 |
(一) 经营者承诺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二) 经营者承诺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21-23页 |
二、经营者承诺制度在适用中的缺陷和不足 | 第23-32页 |
(一) 经营者承诺制度适用范围的缺失 | 第24-25页 |
(二) 经营者承诺制度启动程序的不足 | 第25-27页 |
(三) 经营者承诺制度公示公开程序的缺失 | 第27-29页 |
(四) 经营者承诺制度监督程序的不足 | 第29-30页 |
(五) 经营者承诺制度第三方保护机制的缺失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国外反垄断法承诺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8页 |
一、美国关于承诺制度的规定 | 第32-34页 |
(一) 美国执法机构设置和职能 | 第32-33页 |
(二) “同意令”程序的概述 | 第33页 |
(三) “同意判决”程序的概述 | 第33-34页 |
二、欧盟关于承诺制度的规定和启发 | 第34-36页 |
(一) 承诺决定制度的概述 | 第34页 |
(二) 承诺决定制度的启发 | 第34-36页 |
三、国外立法的借鉴 | 第36-38页 |
(一) 和解说明制度的借鉴 | 第36页 |
(二) 公众评论制度 | 第36-37页 |
(三) 司法审查制度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反垄断法经营者承诺制度的完善 | 第38-51页 |
一、经营者承诺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 | 第38-41页 |
(一) 垄断行为适用情况的思考 | 第38-40页 |
(二) 完善承诺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40-41页 |
二、经营者承诺制度启动程序的规范 | 第41-43页 |
(一) 承诺启动主体的选择 | 第41-42页 |
(二) 承诺启动时间的完善 | 第42-43页 |
三、经营者承诺制度监督程序的完善 | 第43-46页 |
(一) 承诺履行监督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二) 承诺制度监督程序的完善 | 第44-46页 |
四、建立公示评论制度,保护第三方的合法利益 | 第46-48页 |
(一) 建立公示公开程序,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 第46-47页 |
(二) 建立听证制度,保障第三方主体的参与权 | 第47-48页 |
(三) 完善第三方的行政救济机制 | 第48页 |
五、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 | 第48-51页 |
(一) 设立经营者承诺撤回权 | 第49页 |
(二) 建立经营者申诉机制 | 第49-50页 |
(三) 建立情势变更机制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