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概述 | 第13-20页 |
一、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5页 |
(一)互联网企业的概念 | 第13页 |
(二)互联网企业的特征 | 第13-15页 |
二、互联网企业搭售与传统企业搭售的比较 | 第15-17页 |
(一)相同点 | 第15页 |
(二)不同点 | 第15-17页 |
三、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必要性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传统反垄断法规制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0-32页 |
一、违法性认定原则不明确 | 第20-21页 |
(一)本身违法原则 | 第20页 |
(二)合理原则 | 第20-21页 |
二、违法性认定标准模糊 | 第21-29页 |
(一)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 | 第21-25页 |
(二)产品独立性判断困难 | 第25-27页 |
(三)竞争效果评估困难 | 第27-29页 |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专业性欠缺 | 第29-30页 |
四、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 | 第30页 |
五、法律责任机制不健全 | 第30-32页 |
(一)民事责任设置简单 | 第30-31页 |
(二)行政责任规定操作性不强 | 第31页 |
(三)刑事责任制度缺失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域外对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及经验借鉴 | 第32-38页 |
一、美国对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32-34页 |
(一)相关法律规定 | 第32-33页 |
(二)司法实践 | 第33-34页 |
二、欧盟对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34-35页 |
(一)相关法律规定 | 第34页 |
(二)司法实践 | 第34-35页 |
三、域外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反垄法规制建议 | 第38-49页 |
一、明确合理原则为违法性认定原则 | 第38-39页 |
二、制定违法性认定标准 | 第39-44页 |
(一)明确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 | 第39-42页 |
(二)改进产品独立性判断标准 | 第42-43页 |
(三)确立消费者福利标准为竞争效果评估标杆 | 第43-44页 |
三、强化反垄断执法机构专业性 | 第44-45页 |
四、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第45-46页 |
五、健全法律责任体系 | 第46-49页 |
(一)完善民事责任规定 | 第46页 |
(二)细化行政责任规定 | 第46-47页 |
(三)设置刑事责任制度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