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电催化水氧化体系 | 第10-15页 |
1.2.1 OER机制 | 第10-11页 |
1.2.2 OER动力学 | 第11-13页 |
1.2.3 OER的测量标准 | 第13-15页 |
1.3 电催化水氧化的氧化物催化剂种类 | 第15-21页 |
1.3.1 贵金属氧化物,RuO_2和IrO_2 | 第15-16页 |
1.3.2 尖晶石体系 | 第16-18页 |
1.3.3 钙钛矿体系 | 第18-19页 |
1.3.4 其它氧化物体系 | 第19-21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4.1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1-2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以MOF为前驱体的Co_3O_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24-37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6-35页 |
2.3.1 催化剂的合成 | 第26页 |
2.3.2 催化剂的表征及讨论 | 第26-31页 |
2.3.3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 第31-3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Co_3O_4/Co(OH)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37-53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第38-39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9-52页 |
3.3.1 催化剂的合成 | 第39-40页 |
3.3.2 催化剂的表征及讨论 | 第40-46页 |
3.3.3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 第46-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ACo_2O_4/NF(A=Mn,Zn,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53-67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第54-55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4-55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55-66页 |
4.3.1 催化剂的合成 | 第55-56页 |
4.3.2 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 | 第56-62页 |
4.3.3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 第62-66页 |
4.4 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讨论 | 第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