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固定目的地需求响应式公交调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第20-23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目的第21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21-23页
    1.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研究第24-39页
    2.1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概念与特征第24-26页
        2.1.1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概念第24页
        2.1.2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特征第24-26页
    2.2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组成第26-29页
        2.2.1 服务对象第26-27页
        2.2.2 服务区域第27-28页
        2.2.3 服务车辆及类型第28-29页
        2.2.4 调度平台第29页
    2.3 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运营流程第29-32页
        2.3.1 收集乘客预约出行信息第30-31页
        2.3.2 制定车辆调度方案第31页
        2.3.3 下达车辆调度方案第31-32页
        2.3.4 实施调整调度方案第32页
    2.4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运营服务模式第32-38页
        2.4.1 线路可偏移模式第32-33页
        2.4.2 站点可偏移模式第33-34页
        2.4.3 固定目的地区域服务模式第34-36页
        2.4.4 区域灵活服务模式第36-37页
        2.4.5 需求响应式公交线路类型分类第37-38页
    2.5 本文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服务模式选择第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固定目的地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服务系统设计第39-53页
    3.1 固定目的地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服务市场定位第39-40页
        3.1.1 社区出行服务第39页
        3.1.2 商务出行服务第39页
        3.1.3 通勤出行服务第39-40页
        3.1.4 接驳出行服务第40页
    3.2 乘客预约系统设计及其关键要素分析第40-48页
        3.2.1 提前预约乘客预约系统设计第40-41页
        3.2.2 实时预约乘客预约系统设计第41-42页
        3.2.3 关键要素一:乘客支付意愿第42-43页
        3.2.4 关键要素二:乘客上车时间窗第43-46页
        3.2.5 关键要素三:乘客上车点设置第46页
        3.2.6 关键要素四:乘客最大乘车时间限制第46-47页
        3.2.7 关键要素五:动态定价策略第47-48页
    3.3 运行调度设计第48-51页
        3.3.1 运行调度设计思路和调度目标第48-50页
        3.3.2 车辆配置第50页
        3.3.3 运行调度计划第50-51页
        3.3.4 车辆发车时间第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固定目的地需求响应式公交调度模型第53-72页
    4.1 模型分析第53-58页
        4.1.1 问题描述第53页
        4.1.2 模型假设第53-54页
        4.1.3 模型参数变量第54-56页
        4.1.4 惩罚函数第56-58页
    4.2 两阶段调度模型构建第58-62页
        4.2.1 第一阶段静态调度模型第58-60页
        4.2.2 第二阶段动态调度模型第60-62页
    4.3 两阶段调度模型求解算法设计第62-70页
        4.3.1 求解算法选择第62-63页
        4.3.2 第一阶段静态调度模型的遗传算法设计第63-70页
        4.3.3 第二阶段动态调度模型的精确算法设计第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实例分析第72-111页
    5.1 实例研究对象概述第72-75页
        5.1.1 地理位置第72-73页
        5.1.2 交通概况第73-74页
        5.1.3 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条件分析第74-75页
    5.2 需求响应式公交出行意愿调查第75-80页
        5.2.1 调查样本量第75页
        5.2.2 图书馆出行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75-78页
        5.2.3 需求响应式公交出行意愿分析第78-80页
    5.3 模型参数设定第80-85页
        5.3.1 车辆运行成本相关参数值设定第80-81页
        5.3.2 惩罚函数相关参数值设定第81-84页
        5.3.3 其他参数设定第84-85页
    5.4 调度计划制定第85-86页
        5.4.1 调度计划制定周期第85-86页
        5.4.2 车辆发车时间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第86页
    5.5 模拟实验数据第86-90页
        5.5.1 数据内容和数据量第86-89页
        5.5.2 需求点距离矩阵求解方法第89-90页
    5.6 算法实现及结果分析评价方法第90-91页
        5.6.1 算法参数设置第90页
        5.6.2 结果求解策略第90页
        5.6.3 结果分析评价指标第90-91页
    5.7 车型一实验结果分析第91-99页
        5.7.1 第一次调度结果分析第91-95页
        5.7.2 第二次调度结果分析第95-99页
        5.7.3 两次调度结果分析第99页
    5.8 车型二实验结果分析第99-107页
        5.8.1 第一次调度结果分析第99-103页
        5.8.2 第二次调度结果分析第103-107页
        5.8.3 两次调度结果分析第107页
    5.9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第107-109页
        5.9.1 车辆使用情况第108-109页
        5.9.2 静态需求时间窗满足情况第109页
        5.9.3 动态需求响应情况第109页
        5.9.4 车型选择建议方案第109页
    5.10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研究总结第111-112页
    研究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附录第119-12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附件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ISSIM仿真的高速公路有效通行能力与交通事故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路段行程时间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