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线驱动硅胶软体机械臂建模与控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软体机器人第13-17页
        1.2.2 软体机器人建模与控制第17-18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第18-20页
第二章 软体机械臂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第20-37页
    2.1 软体机械臂的结构第20-21页
    2.2 分段常曲率模型第21-27页
    2.3 受限环境下的视觉伺服控制第27-33页
        2.3.1 软体机械臂手眼系统第27-30页
        2.3.2 控制器设计第30-32页
        2.3.3 稳定性证明第32-33页
    2.4 实验与分析第33-36页
        2.4.1 实验平台第33-34页
        2.4.2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软体机械臂动力学建模第37-61页
    3.1 几何精确Cosserat梁理论与运动学改进第37-42页
    3.2 凯恩方法第42-43页
    3.3 软体机械臂体系受力分析第43-51页
        3.3.1 惯性力与重力第44-45页
        3.3.2 弹性内力第45-49页
        3.3.3 驱动力第49-51页
    3.4 软体机械臂平衡方程第51-53页
    3.5 数值计算第53-60页
        3.5.1 零驱动第54-55页
        3.5.2 平面内驱动第55-57页
        3.5.3 空间驱动第57-58页
        3.5.4 动态特性第58-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软体机械臂形状检测方法第61-71页
    4.1 形状反馈第61-62页
    4.2 传感原理与传感网络设计第62-64页
        4.2.1 FBG传感原理第62-63页
        4.2.2 传感网络设计第63-64页
    4.3 测量算法第64-65页
    4.4 形状检测算法第65-67页
    4.5 仿真验证第67-70页
        4.5.1 平面形状仿真第67-68页
        4.5.2 空间形状仿真第68-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5.1 主要结论第71页
    5.2 研究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与专利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驱动约束下Delta机器人结构参数优化及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下一篇: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