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一、引言第7-19页
    (一)问题提出第7页
    (二)研究意义第7-8页
        1.理论意义第7-8页
        2.实践意义第8页
    (三)概念界定第8-9页
        1.县域第8页
        2.教师交流第8-9页
    (四)文献综述第9-17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5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3.简评第16-17页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研究思路第17-18页
        2.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的重要意义第19-23页
    (一)教师交流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第19-20页
    (二)教师交流有利于改善学校师资结构、保持学校生机活力第20-21页
    (三)教师交流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第21-23页
三、山东省T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现状的调查第23-35页
    (一)调查设计第23-26页
        1.调查目的第23页
        2.调查对象第23-25页
        3.调查方法第25-26页
    (二)调查实施第26页
    (三)调查结果第26-35页
        1.教师交流的对象第26-28页
        2.教师交流的频率第28页
        3.教师交流的时间第28-29页
        4.教师交流的方式第29页
        5.教师交流的认识第29-30页
        6.教师交流的实效第30-35页
四、山东省T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48页
    (一)教师交流政策本身第35-40页
        1.目标不够明确第36-38页
        2.措施不尽完善第38-40页
    (二)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第40-44页
        1.主管部门执行不力第41-42页
        2.交流学校敷衍应付第42-44页
    (三)教师的理解与支持第44-48页
        1.生活不方便第44-45页
        2.专业提升难第45-46页
        3.激励效果差第46-48页
五、推进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策略建议第48-54页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师交流政策体系第48-49页
    (二)改进工作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师交流内外环境第49-50页
    (三)完善执行机制,增强教师交流的实效性第50-52页
        1.建立教师交流保障机制第50-51页
        2.建立教师交流激励机制第51-52页
        3.建立交流的考评与责任追究机制第52页
    (四)多元施策,创新教师交流方式第52-53页
    (五)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 1第59-64页
附录 2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力导向的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评价研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师中介作用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