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顶头孢霉中一个新型的Myb蛋白编码基因AcmybA,APSES转录因子编码基因AcstuA及自噬相关基因Acatg8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1页
    1.1 丝状真菌第15-20页
        1.1.1 丝状真菌概述第15页
        1.1.2 丝状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概述第15-20页
    1.2 顶头孢霉与头孢菌素C第20-26页
        1.2.1 顶头孢霉和头孢菌素C的发现第20-21页
        1.2.2 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1-22页
        1.2.3 头孢菌素C生物合成的调控第22-23页
        1.2.4 丝状真菌次级代谢与发育分化的关系第23-26页
    1.3 丝状真菌自噬的研究第26-31页
        1.3.1 自噬概述第26-27页
        1.3.2 自噬的发生过程第27-28页
        1.3.3 丝状真菌自噬研究的方法第28-29页
        1.3.4 丝状真菌自噬研究现状及展望第29-31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31-55页
    2.1 材料第31-49页
        2.1.1 菌株、质粒及引物第31-40页
        2.1.2 培养基第40-42页
        2.1.3 缓冲液及试剂第42-49页
    2.2 方法第49-55页
        2.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第49-50页
        2.2.2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第50-51页
        2.2.3 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ATMT)第51页
        2.2.4 抗生素检测方法第51-52页
        2.2.5 大肠杆菌质粒的快速提取第52页
        2.2.6 真菌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第52页
        2.2.7 RNA的提取第52-53页
        2.2.8 R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第53页
        2.2.9 DNase Ⅰ处理RNA样品第53页
        2.2.10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第53页
        2.2.11 分析工具第53-55页
第3章 顶头孢霉AcmybA基因的功能研究第55-77页
    3.1 前言第55-56页
    3.2 材料第56页
    3.3 方法第56-60页
        3.3.1 顶头孢霉AC554突变株的获取第56页
        3.3.2 突变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第56页
        3.3.3 AcmybA基因敲除株的构建第56-57页
        3.3.4 构建△AcmybA的遗传互补株及AcmybA高表达菌株第57页
        3.3.5 AcMybA蛋白定位,碘化丙啶(PI)染色及显微观察第57-58页
        3.3.6 野生型、AcmyA突变株、互补株和AcmyA高表达株的产孢能力比较第58页
        3.3.7 液体发酵和头孢菌素的测定第58页
        3.3.8 AcMybA蛋白的表达第58-59页
        3.3.9 凝胶阻滞实验第59-60页
    3.4 结果第60-75页
        3.4.1 AC554突变株的获取与鉴定第60-61页
        3.4.2 AC554突变株的表型分析第61-62页
        3.4.3 Acmyb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62-63页
        3.4.4 AcMybA蛋白定位的研究第63-64页
        3.4.5 AcmybA敲除株,互补株及AcmybA高表达株的构建第64-65页
        3.4.6 AcmybA通过调控AcbrlA控制顶头孢霉分生孢子的形成第65-68页
        3.4.7 AcmybA参与形成节孢子(“酵母状”细胞)的形成第68-70页
        3.4.8 高表达AcmybA抑制头孢菌素c的合成第70-74页
        3.4.9 高表达AcmybA能够促进顶头孢霉的生长和存活第74-75页
    3.5 讨论第75-77页
第4章 顶头孢霉AcstuA基因的功能研究第77-95页
    4.1 前言第77-78页
    4.2 材料第78页
    4.3 方法第78-81页
        4.3.1 顶头孢霉AcstuA基因及其cDNA的克隆第78页
        4.3.2 AcstuA基因敲除株的构建第78页
        4.3.3 构建△AcstuA遗传互补株和AcstuA高表达株第78-79页
        4.3.4 野生型、AcstuA突变株、互补株和AcstuA高表达株的产孢能力比较第79页
        4.3.5 液体发酵和头孢菌素的测定第79页
        4.3.6 AcStuA DNA结合结构域蛋白的表达第79-80页
        4.3.7 凝胶阻滞实验第80-81页
        4.3.8 AcStuA蛋白定位及显微观察第81页
    4.4 结果第81-92页
        4.4.1 Acstu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81-82页
        4.4.2 AcStuA蛋白的定位第82-83页
        4.4.3 AcstuA敲除株,互补株以及AcstuA高表达株的构建第83-85页
        4.4.5 AcstuA控制顶头孢霉分生孢子的形成第85-87页
        4.4.6 AcstuA缺失导致头孢菌素产量下降第87-88页
        4.4.7 基因转录分析第88-89页
        4.4.8 AcStuA结合pcbAB-pcbC和cefEF-cefG启动子区调控CPC合成第89-90页
        4.4.9 AcstuA的缺失导致突变株在发酵过程中菌丝形态异常第90-92页
    4.5 讨论第92-95页
第5章 顶头孢霉自噬相关基因Acatg8的功能研究第95-115页
    5.1 前言第95-97页
    5.2 材料第97页
    5.3 方法第97-101页
        5.3.1 自噬相关基因Acatg8及其cDNA的克隆第97页
        5.3.2 Acatg8对酵母atg8突变株的异源互补第97-98页
        5.3.3 Acatg8基因敲除株的构建第98页
        5.3.4 构建△Acatg8遗传互补株第98页
        5.3.5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与观察第98-99页
        5.3.6 WT、△Acatg8与Acatg8C分生孢子产生量比较第99页
        5.3.7 液体发酵和头孢菌素的测定第99页
        5.3.8 AcAtg8、PcbC、CefD2、线粒体及过氧化物酶体的荧光蛋白标记及荧光观察第99-101页
    5.4 结果第101-112页
        5.4.1 Acatg8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101-102页
        5.4.2 Acatg8能够互补酵母atg8突变株第102页
        5.4.3 AcAtg8蛋白的定位第102-103页
        5.4.4 Acatg8敲除株与互补株的构建第103-104页
        5.4.5 Acatg8的缺失导致顶头孢霉自噬缺陷第104-105页
        5.4.6 Acatg8的缺失阻碍分生孢子产生第105-106页
        5.4.7 Acatg8的缺失影响菌株的生长第106-108页
        5.4.8 Acatg8的敲除能够促进顶头孢霉头孢菌素C的产量第108-112页
    5.5 讨论第112-115页
全文总结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3页
附录第133-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在读期间论文撰写情况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RsmA蛋白以及酿酒酵母ISW2染色体重塑复合物的结构初探
下一篇:噬菌体辅助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进化体系的构建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