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辅助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进化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双杂交体系应用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 实验室常规定向进化 | 第13-17页 |
1.3 M13噬菌体辅助的连续定向进化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双杂交调控噬菌体增殖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 第19-47页 |
2.1 实验设计与质粒图谱 | 第19-22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2-2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5-37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2.3.1 对辅助质粒的分子克隆改造结果 | 第37-39页 |
2.3.2 对M13噬菌体质粒的分子克隆改造结果 | 第39-41页 |
2.3.3 不同强度组成型启动子的选择 | 第41-42页 |
2.3.4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Ⅲ蛋白表达实验 | 第42-43页 |
2.3.5 用不连续侵染实验检测系统功能 | 第43-45页 |
2.3.6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PACE技术平台的搭建与调试 | 第47-59页 |
3.1 对致突变质粒的分子克隆改造及功能检验 | 第47-49页 |
3.1.1 实验设计与质粒图谱 | 第47-48页 |
3.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页 |
3.2 PACE系统的参数探索与选择 | 第49-59页 |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3.2.2 实验与数学建模的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实验用到的基因序列 | 第64-65页 |
连接实验计算器 | 第65页 |
数值模拟程序源代码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