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

煤层气开采中煤储层参数动态演化的物理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31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进展第12-28页
        1.2.1 煤储层含气性与煤层气开发第12-18页
        1.2.2 含瓦斯煤渗流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第18-20页
        1.2.3 煤储层渗透率模型及含瓦斯煤 THM 耦合模型第20-25页
        1.2.4 煤层气开采的数值模拟分析第25-28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8-31页
        1.3.1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3.2 技术路线第29-31页
2 多场耦合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第31-54页
    2.1 设计原理第31-35页
        2.1.1 相似原理第31-33页
        2.1.2 模型相似比第33-35页
    2.2 多场耦合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第35-50页
        2.2.1 加载系统第35-38页
        2.2.2 试件箱体第38-41页
        2.2.3 开采系统第41-45页
        2.2.4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第45-49页
        2.2.5 煤试件压力成型系统第49页
        2.2.6 供气系统第49-50页
        2.2.7 其他附属设施第50页
    2.3 系统功能及技术参数第50-52页
        2.3.1 系统功能第50-51页
        2.3.2 技术参数第51-52页
    2.4 小结第52-54页
3 煤层气开采中煤储层参数动态演化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第54-105页
    3.1 试验方法第54-62页
        3.1.1 煤样采集及其基本属性测试第54-58页
        3.1.2 试验方案第58-59页
        3.1.3 传感器布设第59-61页
        3.1.4 试验步骤第61-62页
    3.2 储层压力对煤储层参数演化的影响第62-79页
        3.2.1 储层压力演化特性第62-68页
        3.2.2 煤储层温度演化特性第68-72页
        3.2.3 煤储层变形规律分析第72-76页
        3.2.4 气体流量变化规律与开采效果动态评价第76-79页
    3.3 钻孔位置对煤储层参数演化的影响第79-101页
        3.3.1 储层压力演化特性第79-89页
        3.3.2 煤储层温度演化特性第89-91页
        3.3.3 煤储层变形规律分析第91-93页
        3.3.4 卸压区开采时流场动态演化分析第93-99页
        3.3.5 气体流量变化规律与开采效果动态评价第99-101页
    3.4 小结第101-105页
4 钻孔喷孔动力现象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第105-129页
    4.1 试验方案与试验步骤第105-107页
        4.1.1 试验方案第105-106页
        4.1.2 试验步骤第106-107页
    4.2 气体压力对钻孔喷孔影响的分析第107-113页
        4.2.1 喷孔强度与粉碎性分析第107-110页
        4.2.2 气体压力和温度演化分析第110-113页
    4.3 钻孔直径对钻孔喷孔影响的分析第113-120页
        4.3.1 喷孔倾向性分析第113页
        4.3.2 喷孔强度与粉碎性分析第113-116页
        4.3.3 气体压力演化分析第116-118页
        4.3.4 温度演化分析第118-120页
    4.4 含水率对钻孔喷孔影响的分析第120-126页
        4.4.1 喷孔强度与粉碎性分析第120-123页
        4.4.2 气体压力和温度演化分析第123-126页
    4.5 小结第126-129页
5 考虑滑脱效应的 THM 耦合模型的建立第129-155页
    5.1 基本假设和有效应力方程第129-131页
    5.2 孔裂隙率动态变化模型第131-135页
        5.2.1 孔隙率变化模型第131-133页
        5.2.2 裂隙率变化模型第133-135页
    5.3 考虑滑脱效应的渗透率模型第135-139页
        5.3.1 孔隙渗透率模型第135-138页
        5.3.2 裂隙渗透率模型第138-139页
    5.4 THM 耦合模型第139-152页
        5.4.1 含瓦斯煤耦合应力场方程第139-145页
        5.4.2 含瓦斯煤耦合渗流场方程第145-147页
        5.4.3 含瓦斯煤耦合温度场方程第147-150页
        5.4.4 定解条件第150-152页
    5.5 小结第152-155页
6 煤层气开采中煤储层参数动态演化的数值模拟分析第155-214页
    6.1 煤储层参数动态演化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第155-156页
    6.2 Φ50 mm×100mm 小尺度试件渗流过程分析第156-167页
        6.2.1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第156-159页
        6.2.2 结果对比分析与 THM 耦合模型验证第159-162页
        6.2.3 煤样内参数的时空演化分析第162-167页
    6.3 410mm×410 mm×1050mm 大尺度试件渗流过程分析第167-183页
        6.3.1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第167-172页
        6.3.2 煤储层充气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对比第172-173页
        6.3.3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对比第173-178页
        6.3.4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储层参数时空演化分析第178-183页
    6.4 石壕煤矿 K_3煤层煤层气开采的数值模拟分析第183-211页
        6.4.1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第183-187页
        6.4.2 煤储层参数时空演化分析第187-193页
        6.4.3 储层压力的 Weibull 分布拟合分析第193-196页
        6.4.4 煤层气开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96-211页
    6.5 结论第211-214页
7 结论与建议第214-222页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第214-218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218-219页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219-222页
致谢第222-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40页
附录第240-243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40-241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41-242页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242-243页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第243页

论文共2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
下一篇: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基于差度理论基础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分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