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23页 |
1.1 锌及锌资源 | 第9-11页 |
1.1.1 锌的性质及应用 | 第9页 |
1.1.2 锌资源现状 | 第9-10页 |
1.1.3 二次锌资源 | 第10-11页 |
1.2 电炉烟尘锌回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电弧炉烟尘处理工艺 | 第13-20页 |
1.3.1 火法工艺 | 第13-16页 |
1.3.2 湿法工艺 | 第16-19页 |
1.3.3 联合工艺 | 第19-20页 |
1.4 电炉烟尘除氟氯 | 第20-21页 |
1.4.1 电炉烟尘去除氟氯的必要性 | 第20页 |
1.4.2 电炉烟尘去除氟氯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原料分析与试验方案 | 第23-37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2.2 原料的基本性能 | 第23-28页 |
2.2.1 电炉烟尘的粒度分布 | 第23-24页 |
2.2.2 电炉烟尘的微观形貌 | 第24-25页 |
2.2.3 电炉烟尘的化学组成 | 第25-26页 |
2.2.4 电炉烟尘的物相组成 | 第26页 |
2.2.5 电炉烟尘的热重分析 | 第26-28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8-31页 |
2.3.1 实验流程 | 第28-29页 |
2.3.2 配碳量 | 第29-30页 |
2.3.3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2.4 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1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 | 第31-32页 |
2.4.3 热分析 | 第32页 |
2.5 热力学研究 | 第32-37页 |
3.高温处理电炉烟尘脱氟氯的实验研究 | 第37-41页 |
3.1 高温条件下电炉烟尘脱氯研究 | 第37-39页 |
3.1.1 焙烧温度对电炉烟尘脱氯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2 保温时间对电炉烟尘脱氯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 高温条件下电炉烟尘脱氟研究 | 第39-40页 |
3.2.1 焙烧温度对电炉烟尘脱氟的影响 | 第39页 |
3.2.2 保温时间对电炉烟尘脱氟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高温焙烧对于电炉烟尘的物相形貌的影响 | 第41-51页 |
4.1 不同焙烧温度对电炉烟尘的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的影响 | 第41-47页 |
4.1.1 不同焙烧温度对电炉烟尘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1-45页 |
4.1.2 不同焙烧温度对于电炉烟尘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 不同保温时间对电炉烟尘的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的影响 | 第47-50页 |
4.2.1 不同保温时间对于电炉烟尘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不同保温时间对电炉烟尘的物相影响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高温还原脱锌试验 | 第51-57页 |
5.1 还原脱锌试验 | 第51-53页 |
5.1.1 还原温度对脱锌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2 保温时间对脱锌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5.1.3 碳氧比对脱锌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 收集的产物的表征 | 第53-56页 |
5.2.1 产物的XRD分析 | 第54页 |
5.2.2 产物的SEM分析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