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3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6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6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6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6-7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6-7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7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1-12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第12页 |
(四) 分析综合法 | 第12页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君子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13-18页 |
一、君子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第13-15页 |
(一) 君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13-14页 |
(二) 君子文化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君子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15-18页 |
(一) 君子文化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 第15-16页 |
(二) 君子文化成功的教化实践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借鉴 | 第16页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为有效传承和弘扬了君子文化提供平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8-24页 |
一、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第18-21页 |
(一) 教化功能的可学习性 | 第18-19页 |
(二) 教育目标的可借鉴性 | 第19页 |
(三) 教育原则的可继承性 | 第19-21页 |
二、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 第21-22页 |
(二)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需要 | 第22页 |
(三) 不断继承和发展我国君子文化的建设需要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君子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与局限性 | 第24-32页 |
一、君子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 第24-29页 |
(一) 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 第24-26页 |
(二) 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 | 第26-27页 |
(三) 诚信正义的取向,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 第27-29页 |
二、君子文化的时代局限性 | 第29-32页 |
(一) 培养目的的时代局限 | 第29-30页 |
(二) 创新思维的限制束缚 | 第30页 |
(三) 人格塑造的时代局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大学生中开展君子文化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一、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一) 教育方式偏单项灌输 | 第32-33页 |
(二) 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 第33页 |
(三) 教育者素质有待加强 | 第33-34页 |
(四) 教育对象重视程度低 | 第34-37页 |
(五) 教育媒介存在形式化 | 第37页 |
二、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0页 |
(一) 市场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38页 |
(二) 外来文化对文化使命的冲击 | 第38页 |
(三) 应试体制和心理的双重束缚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思考 | 第40-51页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君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第40-42页 |
(一) 继承君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 第40-41页 |
(二) 发挥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归依 | 第41-42页 |
(三) 创新君子文化传播形式和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 第42页 |
二、坚持与高校教育活动相结合,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第42-44页 |
(一)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君子文化内容 | 第43页 |
(二) 改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比例偏低状况 | 第43-44页 |
三、坚持与校园文化结合,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44-45页 |
(一) 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君子文化教育 | 第44页 |
(二) 营造文化氛围,建设育人环境 | 第44-45页 |
四、坚持与社会实践结合,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 第45-46页 |
(一) 发挥文化教育基地作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 第45-46页 |
(二) 开展君子文化主题调研,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 第46页 |
五、坚持机制创新,保障君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46-48页 |
(一) 健全领导机构,完善组织保障 | 第46页 |
(二) 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软硬条件 | 第46-47页 |
(三)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教育效果 | 第47-48页 |
六、坚持教育者优先学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 | 第48-51页 |
(一) 传承君子文化,教师先学先行 | 第49页 |
(二) 教师互帮互学,倡导集体备课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1: 当今大学生对君子文化的认识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