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运行理论 | 第18-32页 |
2.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2.1.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运行原理 | 第18-19页 |
2.1.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控制结构 | 第19-20页 |
2.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机组效率 | 第20-22页 |
2.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 第22-31页 |
2.3.1 风力机模型 | 第22-23页 |
2.3.2 传动链模型 | 第23-27页 |
2.3.3 励磁系统模型 | 第27-29页 |
2.3.4 无刷电励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并网控制 | 第32-58页 |
3.1 电网对风电机组接入的要求 | 第32-34页 |
3.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准同期空载并网控制 | 第34-39页 |
3.2.1 空载并网条件 | 第34-35页 |
3.2.2 空载并网控制 | 第35-36页 |
3.2.3 空载并网仿真分析 | 第36-39页 |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组有功功率优化控制 | 第39-45页 |
3.3.1 机组有功功率控制结构 | 第40-41页 |
3.3.2 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 | 第41-42页 |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规则优化 | 第42-43页 |
3.3.4 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3.4 基于 DL-H_∞的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 第45-53页 |
3.4.1 H_∞励磁控制器设计 | 第45-47页 |
3.4.2 H_∞PSS 设计 | 第47-49页 |
3.4.3 机组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仿真分析 | 第49-53页 |
3.5 基于区域划分的直接转速控制 | 第53-57页 |
3.5.1 直接转速控制 | 第54-56页 |
3.5.2 运行及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3.6 小结 | 第57-58页 |
4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并网运行特性 | 第58-72页 |
4.1 风速扰动下机组运行特性 | 第59-64页 |
4.1.1 渐变风扰动下的仿真 | 第59-62页 |
4.1.2 阵风扰动下的仿真 | 第62-64页 |
4.2 电网侧故障下机组的运行特性 | 第64-70页 |
4.2.1 对称故障下的机组运行特性 | 第65-67页 |
4.2.2 不对称故障下的机组运行特性 | 第67-70页 |
4.3 小结 | 第70-72页 |
5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分析 | 第72-93页 |
5.1 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接入系统的影响 | 第72-74页 |
5.1.1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73页 |
5.1.2 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页 |
5.1.3 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页 |
5.1.4 对保护装置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 第73-74页 |
5.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 | 第74-80页 |
5.2.1 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定义 | 第74页 |
5.2.2 风电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分析 | 第74-77页 |
5.2.3 仿真分析 | 第77-80页 |
5.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电压稳定性分析 | 第80-88页 |
5.3.1 风电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 第80页 |
5.3.2 风电系统中的分岔现象 | 第80-82页 |
5.3.3 基于分岔理论的机组并网电压稳定性分析 | 第82-83页 |
5.3.4 机组并网电压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83-88页 |
5.4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频率稳定性分析 | 第88-92页 |
5.4.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频率稳定性机理分析 | 第88-89页 |
5.4.2 风电并网引起频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 第89-90页 |
5.4.3 仿真分析 | 第90-92页 |
5.5 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附录 A 机组参数 | 第101-102页 |
附录 B 机组并网仿真 MATLAB/Simulink 模型 | 第102-103页 |
附录 C 暂态稳定性分析 PSAT 仿真模型及参数 | 第103-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