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0-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的背景环境 | 第10-12页 |
1.2 现阶段 7-9 年级数学主要教学模式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其设计方案 | 第13-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6页 |
1.3.2 设计方案和统计方法选择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关于数学学案教学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1 “学案导学” | 第18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2.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3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4 加涅累积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2.5 学习动机理论 | 第20页 |
2.3 学案导学基本环节以及数学导学设计原则 | 第20-26页 |
2.3.1 学案导学的基本环节 | 第20-22页 |
2.3.2 数学导学设计原则 | 第22-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工具和对象 | 第26-29页 |
3.1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26-27页 |
3.1.1 实践和观察 | 第26页 |
3.1.2 文献资料采集 | 第26页 |
3.1.3 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 第26页 |
3.1.4 文本分析 | 第26页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 研究结构(框架)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实践中的数学学案教学 | 第29-33页 |
4.1 数学学案的编制 | 第29页 |
4.2 实施中的数学学案教学模式(案例) | 第29-31页 |
4.3 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评价系统 | 第31-33页 |
第五章 7-9 年级数学学案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33-71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33页 |
5.2 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 | 第33-39页 |
5.3 实验数据统计及其可能性分析现状问题研究 | 第39-71页 |
5.3.1 实验一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39-44页 |
5.3.2 实验二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44-51页 |
5.3.3 实验三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51-54页 |
5.3.4 实验四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54-56页 |
5.3.5 实验五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56-60页 |
5.3.6 实验六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60-66页 |
5.3.7 实验七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66-68页 |
5.3.8 实验八数据统计及可能性分析 | 第68-71页 |
第六章 针对 7-9 年级数学学案教学的改进方案建议 | 第71-74页 |
6.1 针对学案的改进方案建议 | 第71页 |
6.2 针对教师教学的改进方案建议 | 第71页 |
6.3 补充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 第71-72页 |
6.4 反思和小结 | 第72-74页 |
6.4.1 反思 | 第72-73页 |
6.4.2 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