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2 研究思路第8页
    1.3 研究现状与综述第8-13页
        1.3.1 预习的定义第8页
        1.3.2 对预习的不同态度第8-9页
        1.3.3 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1.3.4 现有的提高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第10-13页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第13-18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2.1.1 高中数学的特点第13页
        2.1.2 高中数学预习的概念第13-14页
    2.2 理论基础第14-18页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4-16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6页
        2.2.3 数学教育观第16-18页
第3章 实践研究第18-45页
    3.1 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现状调查第18-21页
    3.2 提高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第21-45页
        3.2.1 编制针对不同课型的预习学案第21-30页
        3.2.2 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第30-37页
        3.2.3 注重学生在“初步尝试”预习活动中的成长第37-45页
第4章 实践研究的有效性分析第45-64页
    4.1 理论角度的有效性分析第45-54页
        4.1.1 预习学案的有效性分析第45-47页
        4.1.2 不同预习方式的有效性分析第47-54页
    4.2 学科角度的有效性分析第54-60页
    4.3 实验角度的有效性分析第60-64页
        4.3.1 实验研究的方法第60页
        4.3.2 实验过程第60-61页
        4.3.3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第61-63页
        4.3.4 实验研究的结论第63-64页
第5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第64-67页
    5.1 教师的观念与理想决定教学行为第64页
    5.2 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第64-65页
    5.3 基于网络平台的e学习是未来开展预习活动的主阵地第65-66页
    5.4 进一步的思考第66-67页
附录A第67-69页
附录B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中小学生的博物馆艺术教育--基于英美与中国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导学案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