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农村社区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一、 社区的内涵 | 第20页 |
二、 农村社区 | 第20-22页 |
三、 农村社区治理 | 第22-23页 |
四、 农村社区治理的主体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一、 治理理论 | 第24-26页 |
二、 多中心理论 | 第26-28页 |
三、 公民社会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历史变迁及现状 | 第31-35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历史变迁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现状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43页 |
第一节 政府未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错位现象严重 | 第35-37页 |
一、 政府管理行政化,过度干涉农村社区自治 | 第35-36页 |
二、 政府对农村社区治理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意识差,对社区事务参与程度低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农村社区组织定位不准,发展滞后 | 第38-41页 |
一、 农村社区委员会和农村社区党组织之间关系失和 | 第39-40页 |
二、 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发展滞后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市场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程度低 | 第41-43页 |
一、 市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 第41-42页 |
二、 市场参与空间较小,参与层次低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在多中心视角下完善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 | 第43-61页 |
第一节 多中心主体治理的积极意义 | 第43页 |
一、 扩大民主,提升农村社区自治能力 | 第43页 |
二、 满足农村社区多样化的需求 | 第43页 |
第二节 明确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各个主体角色和地位 | 第43-47页 |
一、 政府---引导者和支持者 | 第44-45页 |
二、 社区农民—主要参与者 | 第45页 |
三、 社区组织—推动者 | 第45-47页 |
四、 市场—参与者和受益者 | 第47页 |
第三节 充分发挥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作用 | 第47-59页 |
一、 优化政府职能,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 第47-50页 |
二、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变动员式参与为主动性参与 | 第50-52页 |
三、 积极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 第52-57页 |
四、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满足多元的需求 | 第57-59页 |
第四节 积极构建治理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