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英语课程标准发展的需要 | 第9页 |
1.1.2 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 | 第9-10页 |
1.1.3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全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2.1 高中英语课堂的研究 | 第12-16页 |
2.1.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 | 第12页 |
2.1.2 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2.1.3 国内外对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4 高中英语课堂评价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 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 第16-21页 |
2.2.1 有关形成性评价的几个概念 | 第16-18页 |
2.2.2 国外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2.2.3 国内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2.3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页 |
3.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2-23页 |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3.4 小结 | 第23-25页 |
第4章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25-37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5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4.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6-35页 |
4.4.1 学生问卷的调查统计结果 | 第26-30页 |
4.4.2 教师问卷的调查统计结果 | 第30-33页 |
4.4.3 听课记录结果 | 第33-34页 |
4.4.4 访谈记录结果 | 第34-35页 |
4.5 小结 | 第35-37页 |
4.5.1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 第35页 |
4.5.2 相关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 第35-36页 |
4.5.3 形成性评价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第5章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方法与操作工具 | 第37-42页 |
5.1 形成性评价的分类 | 第37-39页 |
5.1.1 学生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 | 第37页 |
5.1.2 学生相互评价(Peer assessment) | 第37-38页 |
5.1.3 教师参与评价(Teacher assessment) | 第38页 |
5.1.4 师生合作评价(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 第38-39页 |
5.2 形成性评价的操作工具 | 第39-41页 |
5.2.1 观察记录(Observation Records) | 第39页 |
5.2.2 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s) | 第39-40页 |
5.2.3 访谈记录(Interview Records) | 第40页 |
5.2.4 学习档案(Portfolio) | 第40-41页 |
5.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2-46页 |
6.1 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建议 | 第42-45页 |
6.1.1 对实施形成性评价操作方法的建议 | 第42-44页 |
6.1.2 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建议 | 第44页 |
6.1.3 对高中学生的建议 | 第44-45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45页 |
6.3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附录1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54页 |
附录3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