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现状 | 第12页 |
1.2 镉和汞对外界环境和作物的影响 | 第12-15页 |
1.2.1 土壤中镉、汞污染的来源 | 第13页 |
1.2.2 镉、汞对植物的毒害 | 第13-14页 |
1.2.2.1 镉、汞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3页 |
1.2.2.2 镉、汞胁迫对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13页 |
1.2.2.3 汞、镉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4 汞、镉胁迫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14页 |
1.2.3 土壤镉、汞污染的治理措施 | 第14-15页 |
1.3 硅对作物的有益作用研究概述 | 第15-19页 |
1.3.1 硅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2 硅改善作物的抗逆性 | 第16-19页 |
1.3.2.1 硅可提高抗重金属毒害能力 | 第16-17页 |
1.3.2.2 硅可提高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 第17-18页 |
1.3.2.3 硅可提高抗盐性 | 第18页 |
1.3.2.4 硅可提高抗病性 | 第18页 |
1.3.2.5 硅可提高抗虫性 | 第18-19页 |
1.3.2.6 硅可提高抗紫外线胁迫能力 | 第19页 |
1.3.3 硅对镉和汞胁迫的缓解作用 | 第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硅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0-2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2.1.3 项目测定 | 第20-21页 |
2.1.3.1 大蒜产量和品级 | 第20页 |
2.1.3.2 大蒜品质 | 第20-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2.3 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硅对镉、汞胁迫下大蒜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第24-3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24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3.1.3 项目测定 | 第24-26页 |
3.1.3.1 大蒜生物量 | 第24-25页 |
3.1.3.2 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指标 | 第25页 |
3.1.3.3 抗氧化酶活性 | 第25-26页 |
3.1.3.4 丙二醛(MDA)含量 | 第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3.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硅对镉、汞胁迫下大蒜和土壤硅、镉和汞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试验方法与项目测定 | 第36-37页 |
4.1.1 土壤 pH | 第36页 |
4.1.2 土壤和大蒜植物的硅含量 | 第36页 |
4.1.3 大蒜植物中的汞和镉含量 | 第36页 |
4.1.4 土壤重金属镉和汞的分级提取 | 第36-37页 |
4.1.5 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4.3 讨论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