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22页 |
1.1 理论背景 | 第9-13页 |
1.1.1 心理契约的界定 | 第9-10页 |
1.1.2 情绪智力的界定 | 第10-11页 |
1.1.3 职业动机的界定 | 第11-12页 |
1.1.4 员工满意度的界定 | 第12-13页 |
1.2 相关研究与分析 | 第13-19页 |
1.2.1 心理契约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2 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2.3 职业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2.5 情绪智力、心理契约、职业动机和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 第18-19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19-22页 |
1.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3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1.3.4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2.1.1 纵向研究被试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2.1.2 横断研究被试情况分析 | 第23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23-25页 |
2.2.1 情绪智力量表 | 第23-24页 |
2.2.2 职业动机量表 | 第24页 |
2.2.3 心理契约量表 | 第24-25页 |
2.2.4 员工满意度量表 | 第25页 |
2.3 研究实施 | 第25-27页 |
2.3.1 正式实测 | 第25页 |
2.3.2 总结整理 | 第25-2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7-42页 |
3.1 员工在各变量上的人口学因素差异 | 第27-31页 |
3.1.1 性别对各变量及其维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2 不同专业对各变量及其维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3 不同家庭收入对各变量及其维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4 不同单位性质对各变量及其维度的影响 | 第31页 |
3.2 员工职业动机分类 | 第31-34页 |
3.2.1 职业动机潜在剖面分析 | 第32页 |
3.2.2 职业动机分类的判别分析 | 第32-33页 |
3.2.3 不同职业动机类型的特点 | 第33-34页 |
3.2.4 不同职业动机类型对心理契约和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 第34页 |
3.3 纵向研究中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34-36页 |
3.3.1 前测研究中情绪智力、职业动机与心理契约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3.3.2 后测研究中职业动机、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3.4 纵向研究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 第36-37页 |
3.5 职业动机与心理契约前后测的交叉滞后模型 | 第37-38页 |
3.6 横断研究中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3.7 情绪智力、职业动机、心理契约对员工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3.8 情绪智力、职业动机、心理契约、员工满意度的模型构建 | 第40-42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2-54页 |
4.1 核心变量在人口学上表现的特征 | 第42-47页 |
4.1.1 情绪智力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42-44页 |
4.1.2 职业动机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4.1.3 心理契约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4.1.4 员工满意度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4.2 员工职业动机的分类 | 第47-49页 |
4.2.1 不同职业动机类型的划分及分析 | 第47-48页 |
4.2.2 不同职业动机类型的特征分析 | 第48页 |
4.2.3 不同职业动机类型在心理契约上的差异 | 第48-49页 |
4.2.4 不同职业动机类型在员工满意度上的差异 | 第49页 |
4.3 情绪智力、职业动机、心理契约和员工满意的关系分析 | 第49-52页 |
4.3.1 情绪智力、职业动机、心理契约和员工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4.3.2 职业动机和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及交叉滞后分析 | 第50-51页 |
4.3.4 关系模型的构建 | 第51-52页 |
4.4 员工与企业提升员工满意度的途径 | 第52-54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6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员工情绪智力、职业动机、心理契约和员工满意度组合问卷 | 第59-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