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2.1 不良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页 |
2.1.1 不良资产的定义 | 第15页 |
2.2 不良资产的分类 | 第15-16页 |
2.3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与策略 | 第16-22页 |
2.3.1 国外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 | 第16-17页 |
2.3.2 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 | 第17-20页 |
2.3.3 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策略选择 | 第20-22页 |
第3章 WZ农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31页 |
3.1 WZ农行不良资产工作介绍 | 第22-23页 |
3.1.1 WZ农行简介 | 第22页 |
3.1.2 WZ农行不良资产的概况 | 第22-23页 |
3.2 WZ农行不良资产问题的现状 | 第23-28页 |
3.2.1 WZ农行不良资产分类标准 | 第23-25页 |
3.2.2 WZ农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2.3 WZ农行不良资产趋势分析 | 第26-28页 |
3.3 WZ农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3.3.1 宏观方面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3.3.2 微观方面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WZ农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构建 | 第31-42页 |
4.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处置情况 | 第31-33页 |
4.1.1 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状况 | 第31-33页 |
4.1.2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情况 | 第33页 |
4.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主要集中管理模式分析 | 第33-36页 |
4.2.1 不同管理模式的经济分析 | 第33-35页 |
4.2.2 主要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4.2.3 主要集中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 第36页 |
4.3 WZ农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构建—矩阵式内部集中管理 | 第36-42页 |
4.3.1 以资产重置价值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 第37-38页 |
4.3.2 组织形式 | 第38-39页 |
4.3.3 主要特点 | 第39页 |
4.3.4 内部业务框架及流程 | 第39-42页 |
第5章 WZ农行构建不良资产集中处置模式的保障措施 | 第42-54页 |
5.1 明确不良资产管理目标 | 第42-43页 |
5.1.1 建立整体的战略方向——回收率最大化 | 第42页 |
5.1.2 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目标考核体系 | 第42-43页 |
5.2 对不良资产进行多维分类 | 第43-45页 |
5.2.1 不良资产分类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43-44页 |
5.2.2 不良资产分类的步骤 | 第44页 |
5.2.3 不良资产的多维分类方法 | 第44-45页 |
5.3 做好尽职调查工作 | 第45-47页 |
5.3.1 关于企业的工商档案 | 第45-46页 |
5.3.2 关于房产信息和土地信息 | 第46-47页 |
5.3.3 关于涉诉情况 | 第47页 |
5.3.4 关于咨询了解 | 第47页 |
5.4 合理选择不良资产的评估方法 | 第47-49页 |
5.4.1 坚持高效的分类评估原则 | 第48页 |
5.4.2 评估方法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 第48-49页 |
5.4.3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49页 |
5.5 综合分析选择处置方式 | 第49-54页 |
5.5.1 采取银行内部处置方式 | 第50-51页 |
5.5.2 采取市场化的债权转让处置方式 | 第51-5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4-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