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 访谈法 | 第14页 |
(三) 经验总结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一、 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一) “课堂”的基本认识 | 第17页 |
(二) 课堂管理的基本认识 | 第17-18页 |
二、 课堂管理的要素 | 第18-22页 |
(一) 课堂时间 | 第19-20页 |
(二) 课堂教学环境 | 第20页 |
(三) 课堂目标 | 第20-21页 |
(四) 课堂纪律 | 第21页 |
(五) 教学资源 | 第21页 |
(六) 教学策略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三、 优秀课堂管理的特点 | 第22-24页 |
(一)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 第22页 |
(二) 自主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 第22-23页 |
(三) 开放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 第23页 |
(四) 整体性与和谐性的统一 | 第23页 |
(五) 因循性与创新性的一致 | 第23-24页 |
四、 高效课堂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 第24-28页 |
(一) 课堂管理的基本标准的确定 | 第24-25页 |
(二) 课堂管理的基本要求 | 第25-28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政课高效课堂管理的实施与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一、 高中思政课高效课堂管理的实施 | 第28-34页 |
(一) 高效课堂目标管理的实施 | 第28-29页 |
(二) 高效课堂时间管理的实施 | 第29-30页 |
(三) 高效课堂环境管理的实施 | 第30-32页 |
(四) 高效课堂纪律管理的实施 | 第32-33页 |
(五) 高效课堂教学资源管理的实施 | 第33页 |
(六)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管理的实施 | 第33-34页 |
二、 杞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一) 杞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观察的实施 | 第34页 |
(二) 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第三章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的对策 | 第38-44页 |
一、 提高理论认识水平 形成规范的课堂管理方法 | 第38-39页 |
(一) 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必须提高理论认识 | 第38页 |
(二) 必须用系统理论规范和强化课堂管理的选择 | 第38-39页 |
二、 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氛围 | 第39-40页 |
三、 提高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魅力,优化课堂管理效果 | 第40-42页 |
(一) “讲授型”模式 | 第40-41页 |
(二) “演示型”模式 | 第41页 |
(三) “讨论型”模式 | 第41页 |
(四) “调研型”模式 | 第41-42页 |
四、 制定科学的课堂规则,优化课堂管理效果 | 第42页 |
(一) 为课堂活动建立合理的规则 | 第42页 |
(二) 课堂规则的制定也要体现双主体性 | 第42页 |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养成良好习惯,优化课堂管理效果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