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科学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概念界定第10-11页
        1. 科学第10页
        2. 科学教育第10-11页
        3. 科学教育思想第11页
    (三) 研究综述第11-18页
        1. 关于美国科学教育的研究第11-14页
        2. 关于美国科学教育发展史的研究第14-15页
        3. 关于美国科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第15-16页
        4. 关于美国科学教育思想史的研究第16-18页
    (四) 研究价值第18页
        1. 理论价值第18页
        2. 现实意义第18页
    (五)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8页
        2. 历史研究法第18-19页
        3. 比较研究法第19-20页
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20-27页
    (一) 社会背景第20-22页
        1. 国际竞争加剧促进美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第20-21页
        2. 反科学思潮促使美国对科学统一性的思考第21-22页
    (二) 教育背景第22-24页
        1.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美国科学教育的影响第22-23页
        2.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科学教育的局限与反思第23-24页
    (三) 哲学背景第24-27页
        1. 逻辑实证主义第24页
        2. 批判理性主义第24-25页
        3. 科学历史主义第25-27页
二、 科学观与科学教育目的论第27-35页
    (一) 新科学观的确立第27-30页
        1. 科学的发展是革命性与连续性的统一第27-28页
        2. 科学知识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第28-29页
        3. 科学与历史、文化因素是相互关联的第29-30页
    (二) 科学教育的目的第30-35页
        1. 培养科学共同体成员第30-31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31-35页
三、 科学课程论第35-42页
    (一) 科学课程的类型第35-39页
        1. 问题中心型的科学课程第35-37页
        2. 学科结构中心型的科学课程第37-38页
        3. 融入科学史、科学哲学的科学课程第38-39页
    (二) 科学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第39-42页
        1. 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教科书第39-40页
        2. 起辅佐作用的原始科学论著第40-41页
        3. 起深化作用的章末练习题第41-42页
四、 科学教学论第42-53页
    (一) 科学教育的教学原则第42-45页
        1. 情境性原则第42-43页
        2. 探究性原则第43-44页
        3. 自主性原则第44-45页
    (二) 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第45-53页
        1. 发现学习法第45-46页
        2. 探究-研讨法第46-49页
        3. 发散-收敛法第49-51页
        4. 直觉思维法第51-53页
五、 美国科学教育思想的影响及启示第53-60页
    (一) 对美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影响第53-56页
        1. 有助 HPS 教育的开展第53-54页
        2. 促进科学教育的人文转向第54-55页
        3. 推动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应用第55-56页
    (二) 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第56-60页
        1. 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本质观第56-57页
        2. 全面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第57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第57-58页
        4. 加强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学习社区中基于项目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下一篇: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Y市Y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