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概况 | 第10-13页 |
1.1.1 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来源 | 第10-11页 |
1.1.2 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 第11-13页 |
1.2 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3-18页 |
1.2.1 中和沉淀法 | 第14-15页 |
1.2.2 硫化物沉淀法 | 第15-16页 |
1.2.3 铁氧体共沉淀法 | 第16-17页 |
1.2.4 吸附法 | 第17页 |
1.2.5 膜分离技术 | 第17-18页 |
1.2.6 生物法 | 第18页 |
1.3 磁-生物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磁-生物技术处理废水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2 磁-生物技术机理研究 | 第19-20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磁性厌氧生物技术处理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32页 |
2.1 实验装置与仪器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1.4 实验用水 | 第24页 |
2.1.5 接种污泥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1 影响因素研究 | 第24-25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25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3.1 不同方法处理效果的比较 | 第25-26页 |
2.3.2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3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4 磁性载体投加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5 最优条件下处理效果的比较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磁性厌氧生物技术处理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应用研究 | 第32-46页 |
3.1 实验装置与仪器 | 第32-34页 |
3.1.1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3.1.4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1.5 接种污泥 | 第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3.2.1 启动阶段 | 第34-35页 |
3.2.2 HRT 的进一步优化 | 第35页 |
3.2.3 弱直流电的影响 | 第35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3.3.1 反应器启动 | 第36-40页 |
3.3.2 HRT 的进一步优化 | 第40-41页 |
3.3.3 优化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 第41页 |
3.3.4 电流对磁性厌氧生物体系处理废水的影响 | 第41-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磁场厌氧生物滤床处理酸性多金属冶炼废水的作用机理 | 第46-55页 |
4.1 实验仪器与药剂 | 第46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4.1.2 实验药剂 | 第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4.2.1 GC/MS 样品的处理及分析 | 第46-47页 |
4.2.2 厌氧污泥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及观察 | 第47页 |
4.2.3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47-48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4.3.1 GC-MS 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3.2 厌氧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0-53页 |
4.3.3 EPS 分析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