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兰渝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动态、水平第11-12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第12页
    1.4 本章小结第12-13页
2 兰渝线技术概况分析第13-19页
    2.1 兰渝线概述第13-14页
        2.1.1 兰渝线建设意义第14页
    2.2 兰渝线相关技术标准第14-15页
    2.3 兰渝线线路车站分布第15-16页
    2.4 兰渝线车站作业第16-19页
        2.4.1 中间站作业第16-17页
        2.4.2 区段站作业第17-19页
3 兰渝线客运量预测研究第19-31页
    3.1 兰渝线客流及旅客列车分类第19-21页
        3.1.1 客流特征及其分类第19-20页
        3.1.2 旅客列车分类第20-21页
    3.2 兰渝通道客运现状分析第21页
    3.3 兰渝线客源及客运量结构分析第21-22页
        3.3.1 客源情况分析第21页
        3.3.2 客流量组成结构分析第21-22页
    3.4 兰渝线客运量预测第22-30页
        3.4.1 技术流程与操作步骤第22-23页
        3.4.2 兰渝线客流量预测第23-29页
        3.4.3 兰渝线客流层次分析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兰渝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第31-51页
    4.1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定义与构成第31-33页
    4.2 兰渝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影响因素第33-35页
    4.3 列车开行方案相关量分析第35-36页
        4.3.1 铁路运营收益第35-36页
        4.3.2 旅客出行成本第36页
    4.4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建立第36-42页
        4.4.1 开行方案相关条件假设第36页
        4.4.2 模型符号定义第36-37页
        4.4.3 模型优化目标第37-39页
        4.4.4 模型约束条件第39-41页
        4.4.5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第41-42页
    4.5 模型求解思路及算法设计第42-49页
        4.5.1 确定列车种类第42-43页
        4.5.2 列车运行区段、开行对数确定第43-46页
        4.5.3 列车停站方案确定第46-49页
    4.6 算法设计第49-50页
    4.7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兰渝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第51-66页
    5.1 开行方案模型中参数取值第51-53页
    5.2 兰渝线列车开行方案第53-64页
    5.3 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中银铁路风沙灾害治理措施及防护体系建立研究
下一篇:不确定环境下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