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现代汉语他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引言第9-10页
    1.1 研究对象第9页
    1.2 研究目标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1.4 语料说明第10页
2.基础概念第10-13页
    2.1 称呼语、称谓第10-11页
        2.1.1 前人的界定第10-11页
        2.1.2 本研究的界定第11页
    2.2 他称第11-13页
        2.2.1 他称、背称与叙称第11-12页
        2.2.2 本研究的界定第12-13页
3.文献综述第13-15页
    3.1 称谓、称呼语第13页
    3.2 人称指示语第13-14页
    3.3 他称第14-15页
4.单一式他称第15-23页
    4.1 指人代词第15-19页
        4.1.1 人称代词第15-18页
            4.1.1.1 他称代词第15-17页
            4.1.1.2 非他称代词第17-18页
        4.1.2 旁指代词第18-19页
    4.2 名号类第19-20页
    4.3 称谓第20-23页
        4.3.1 关系称谓第20-21页
        4.3.2 身份称谓第21页
        4.3.3 泛称第21页
        4.3.4 他称称谓的使用条件第21-23页
5.复合式他称第23-33页
    5.1 附加式第24页
    5.2 偏正式第24-27页
        5.2.1 姓/名字+单一式他称第24-25页
        5.2.2 单一式他称+单一式他称第25页
        5.2.3 指代+称谓第25-26页
        5.2.4 数量+称谓第26页
        5.2.5 动宾+称谓第26-27页
        5.2.6 地方+称谓第27页
    5.3 同位式第27-31页
        5.3.1 同位式单指第27-29页
            5.3.1.1 单一式称谓与人代第27-28页
            5.3.1.2 单一式称谓+单一式称谓第28页
            5.3.1.3 偏正式与单一式称谓第28-29页
            5.3.1.4 带符号类第29页
        5.3.2 同位式多指第29-30页
        5.3.3 的字结构第30-31页
    5.4 他称形式总表第31-33页
6.影响他称使用的因素第33-50页
    6.1 功能性因素第34-43页
        6.1.1 认知域第34-37页
        6.1.2 心理距离第37-42页
            6.1.2.1 水平心理距离第37-39页
            6.1.2.2 垂直心理距离第39-42页
        6.1.3 情感第42-43页
            6.1.3.1 爱称第42页
            6.1.3.2 贬称第42-43页
    6.2 非功能性因素第43-50页
        6.2.1 个人特征第43-45页
            6.2.1.1 文化圈第43-44页
            6.2.1.2 年龄第44-45页
            6.2.1.3 性别第45页
        6.2.2 礼貌第45-46页
            6.2.2.1 尊称第45-46页
            6.2.2.2 谦称第46页
            6.2.2.3 避免第二人称视角第46页
        6.2.3 语境第46-50页
            6.2.3.1 语言性语境第46-48页
                6.2.3.1.1 简化第46-47页
                6.2.3.1.2 转用第47页
                6.2.3.1.3 组合第47-48页
            6.2.3.2 非语言性语境第48-50页
                6.2.3.2.1 场合第48-49页
                6.2.3.2.2 是否在场第49-50页
7.他称的特点第50-51页
    7.1 多样性第50页
    7.2 弱等差性第50页
    7.3 时代性第50-51页
8.结语第51-53页
    8.1 系统外围结论第51页
    8.2 他称系统结论第51-52页
        8.2.1 他称形式系统第51-52页
        8.2.2 他称使用影响系统第52页
    8.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52-53页
引用文献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祥云方言语音实验研究
下一篇:语气助词“啦”及其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