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孟子尚义与其文学特色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言第9-13页
第一章 孟子尚义背景第13-23页
    1.1 先秦文化的理性精神第13-15页
    1.2 战国之战与朝秦暮楚现状第15-19页
    1.3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第19-23页
第二章 孟子“义”的含义及尚义体现第23-37页
    2.1 《孟子》“义”的具体含义第23-27页
        2.1.1 羞耻之心第23-24页
        2.1.2 敬长第24-25页
        2.1.3 人路第25-26页
        2.1.4 道义第26-27页
    2.2 孟子尚义的体现第27-32页
        2.2.1 仁义并举第27-29页
        2.2.2 重义轻利第29-31页
        2.2.3 唯义所在第31-32页
    2.3 孟子尚义的人格要求第32-37页
        2.3.1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之士人人格第32-34页
        2.3.2 君臣有义之君臣人格第34-37页
第三章 孟子尚义的散文特色第37-51页
    3.1 正气浩然、文风犀利第37-41页
        3.1.1 仁义必胜之理想信念第37-38页
        3.1.2 集义所生之浩然之气第38-40页
        3.1.3 由仁行义之道德实践第40-41页
    3.2 唯义所在、论辩多样第41-47页
        3.2.1 巧接话题、因势利导第41-42页
        3.2.2 乘虚而入、灵活权变第42-44页
        3.2.3 善用修辞第44-47页
    3.3 人格独立的孟子情态第47-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语林》士风研究
下一篇:马健翎戏剧艺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