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翎戏剧艺术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1章 “人民艺术家”马健翎 | 第12-22页 |
1.1 马健翎的戏剧人生 | 第12-17页 |
1.1.1 徘徊时期——追寻生命的曙光 | 第12-14页 |
1.1.2 延安时期——秦声响彻黄土地 | 第14-16页 |
1.1.3 西安时期——残云漫卷落斜阳 | 第16-17页 |
1.2 马健翎的创作分期概述 | 第17-22页 |
第2章 马健翎的现代革命戏剧创作 | 第22-40页 |
2.1 延安旧剧改革运动概述 | 第22-24页 |
2.2 戏剧形式上的探索 | 第24-29页 |
2.2.1 戏剧角色,脸谱、服饰的变化 | 第24-26页 |
2.2.2 戏剧唱腔、舞台语言的探索 | 第26-29页 |
2.3 革命时期的全景展现 | 第29-34页 |
2.3.1 对工农兵英雄的颂扬 | 第30-31页 |
2.3.2 新型人际关系的展现 | 第31-33页 |
2.3.3 不同人物命运的对比 | 第33-34页 |
2.4 现代革命戏剧的丰碑:《血泪仇》 | 第34-40页 |
2.4.1 近情近理,红火热闹 | 第35-36页 |
2.4.2 自然逼真的人物塑造 | 第36-40页 |
第3章 马健翎的传统历史剧创作 | 第40-54页 |
3.1 借古鉴今,推陈出新 | 第40-46页 |
3.1.1 借古鉴今的新编历史剧 | 第40-42页 |
3.1.2 推陈出新的改编传统剧 | 第42-46页 |
3.2 《游西湖》与“鬼戏”风波 | 第46-50页 |
3.3 “鬼戏”后创作理念的转变 | 第50-54页 |
第4章 马健翎戏剧的艺术特色 | 第54-62页 |
4.1 布局紧凑的戏剧结构 | 第54-55页 |
4.2 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 第55-59页 |
4.3 独具特色的戏剧语言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