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国内外水上搜救应急管理分析 | 第20-31页 |
2.1 国外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 | 第20-25页 |
2.1.1 美国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 | 第20-21页 |
2.1.2 英国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 | 第21-22页 |
2.1.3 俄罗斯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 | 第22-24页 |
2.1.4 国外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的共同点 | 第24-25页 |
2.2 国内海上搜救应急管理现状 | 第25-29页 |
2.2.1 搜救组织机构现状 | 第25-26页 |
2.2.2 搜救法规制度现状 | 第26-27页 |
2.2.3 搜救资源保障现状 | 第27-28页 |
2.2.4 搜救信息传送现状 | 第28-29页 |
2.3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43页 |
3.1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现状 | 第31-39页 |
3.1.1 黑龙江水系的基本情况 | 第31-35页 |
3.1.2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的框架 | 第35-37页 |
3.1.3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的运行 | 第37-38页 |
3.1.4 区域合作保障体系的确立 | 第38-39页 |
3.2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9-42页 |
3.2.1 水上搜救组织机构不完善 | 第39-40页 |
3.2.2 水上搜救装备建设滞后 | 第40-41页 |
3.2.3 水上搜救专业队伍匮乏 | 第41页 |
3.2.4 地方搜救资金明显不足 | 第41-42页 |
3.2.5 法律法规方面存在弱项 | 第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完善策略 | 第43-56页 |
4.1 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构建原则和过程控制 | 第43-45页 |
4.1.1 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43-44页 |
4.1.2 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的过程控制 | 第44-45页 |
4.2 组织指挥体系设计 | 第45-49页 |
4.2.1 应急领导机构 | 第46页 |
4.2.2 运行管理机构 | 第46-48页 |
4.2.3 咨询机构 | 第48页 |
4.2.4 现场指挥机构 | 第48-49页 |
4.2.5 水上搜救力量 | 第49页 |
4.3 指挥协调方式设计 | 第49-51页 |
4.3.1 日常工作协调方式 | 第49-51页 |
4.3.2 现场指挥协调方式 | 第51页 |
4.3.3 联动应急处置方式 | 第51页 |
4.4 搜救运作环节设计 | 第51-53页 |
4.4.1 预警预防环节 | 第51-52页 |
4.4.2 响应处置环节 | 第52-53页 |
4.4.3 善后恢复环节 | 第53页 |
4.4.4 监督评估环节 | 第53页 |
4.5 黑龙江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模式的保障机制 | 第53-55页 |
4.5.1 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信息网络建设 | 第53-54页 |
4.5.2 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 第54页 |
4.5.3 建设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队伍 | 第54-55页 |
4.5.4 建立长效的应急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 | 第55页 |
4.5.5 拓展跨国界、地区、部门应急合作 | 第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