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1 作品的内容及其神髓比较 | 第12-25页 |
1.1 社会讽刺——《河童》和《认真的重要》比较 | 第12-15页 |
1.2 人性透析——从他人到自我 | 第15-22页 |
1.2.1 人性关注——从芥川与王尔德的人生经历说起 | 第15-17页 |
1.2.2 《罗生门》、《竹林中》和《雷丁监狱之歌》中的利己主义形态 | 第17-19页 |
1.2.3 《傻子的一生》和《自深深处》中的自我批判意识比较 | 第19-22页 |
1.3 关于救赎——宗教和童话 | 第22-25页 |
2 写作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比较 | 第25-31页 |
2.1 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对写作技巧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 讽刺和幽默——《将军》和《理想丈夫》 | 第27-31页 |
2.2.1 讽刺力作——芥川的《将军》 | 第27-29页 |
2.2.2 幽默喜剧——王尔德的《理想丈夫》 | 第29-31页 |
3 审美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比较 | 第31-42页 |
3.1 从《戏作三昧》与《地狱变》看芥川的艺术至上精神 | 第32-35页 |
3.2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 第35-37页 |
3.3 芥川与王尔德审美意识的同与异——从文艺批评谈起 | 第37-42页 |
4 王尔德对芥川的影响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