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点相似度的线要素匹配方法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 | 第16-19页 |
第2章 线要素匹配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9-30页 |
2.1 同名实体匹配技术 | 第19-22页 |
2.1.1 同名实体匹配定义 | 第19页 |
2.1.2 同名实体匹配分类 | 第19-20页 |
2.1.3 同名实体匹配过程 | 第20-21页 |
2.1.4 同名实体匹配质量评价 | 第21-22页 |
2.2 线状同名实体匹配 | 第22-26页 |
2.2.1 常见线要素匹配方法 | 第22-24页 |
2.2.2 线要素匹配策略分析 | 第24-26页 |
2.3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2.3.1 复杂网络定义 | 第26页 |
2.3.2 复杂网络统计特性 | 第26页 |
2.3.3 复杂网络模型 | 第26-28页 |
2.4 基于节点相似度的线要素匹配方法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线要素匹配方法设计 | 第30-42页 |
3.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3.2 线要素匹配相似性评价指标 | 第31-34页 |
3.2.1 拓扑特征相似性评价指标 | 第31页 |
3.2.2 几何特征相似性评价指标 | 第31-34页 |
3.3 线要素匹配模型设计 | 第34-37页 |
3.3.1 线要素匹配模型 | 第34页 |
3.3.2 节点相似度 | 第34页 |
3.3.3 方向相似度 | 第34-35页 |
3.3.4 位置相似度 | 第35-36页 |
3.3.5 空间相似值的计算 | 第36-37页 |
3.4 线要素匹配算法设计 | 第37-41页 |
3.4.1 双向匹配策略 | 第37-38页 |
3.4.2 候选匹配集优化 | 第38-40页 |
3.4.3 匹配算法设计 | 第40页 |
3.4.4 匹配算法流程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线要素匹配实例验证 | 第42-61页 |
4.1 系统研发背景 | 第42页 |
4.2 实验数据概况 | 第42页 |
4.3 数据预处理 | 第42-44页 |
4.3.1 拓扑关系重建 | 第43页 |
4.3.2 要素特征提取 | 第43-44页 |
4.4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4-51页 |
4.4.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5-46页 |
4.4.2 数据库设计 | 第46-47页 |
4.4.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7页 |
4.4.4 系统实现 | 第47-51页 |
4.5 道路网匹配实验与分析 | 第51-60页 |
4.5.1 同尺度道路网匹配实例 | 第51-54页 |
4.5.2 多尺度道路网匹配实例 | 第54-58页 |
4.5.3 匹配应用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