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鼠肝炎病毒N蛋白多抗制备和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19页
    1.1 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第11页
    1.2 鼠肝炎病毒的结构特征第11-12页
    1.3 鼠肝炎病毒的分子特征第12-13页
    1.4 鼠肝炎病毒理化特征第13页
    1.5 鼠肝炎流行病学第13-14页
    1.6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4页
    1.7 鼠肝炎病毒对实验的影响第14-15页
    1.8 诊断方法的研究第15-17页
    1.9 预防和控制第17页
    1.10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病毒株、细胞株、菌株第19页
        2.1.2 实验动物第19页
        2.1.3 主要工具酶、抗体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盒第19页
        2.1.4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19-20页
        2.1.5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29页
        2.2.1 MHV-A59 N基因的获得及原核表达质粒pET-32a-N的构建第20-23页
        2.2.2 重组蛋白的表达第23-24页
        2.2.3 MHV N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4-26页
        2.2.4 MHV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6-28页
        2.2.5 MHV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第28-29页
3 实验结果第29-40页
    3.1 MHV-N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第29-35页
        3.1.1 原核表达质粒pET-32a-N的构建第29-31页
        3.1.2 MHGN蛋白的原核表达第31-33页
        3.1.3 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第33页
        3.1.4 多抗血清检测第33-35页
    3.2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5-39页
        3.2.1 抗原最适浓度第35页
        3.2.2 血清最适浓度第35-36页
        3.2.3 血清最适作用时间第36页
        3.2.4 酶标抗体最佳作用浓度第36页
        3.2.5 酶标抗体最佳作用时间第36-37页
        3.2.6 封闭液的选择第37页
        3.2.7 敏感性结果第37-38页
        3.2.8 稳定性试验结果第38页
        3.2.9 与间接免疫荧光比较第38-39页
    3.3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应用第39-40页
4 讨论第40-43页
    4.1 表达蛋白基因的选择第40页
    4.2 连接转化条件的选择第40页
    4.3 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第40-41页
    4.4 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41页
    4.5 蛋白的纯化第41-42页
    4.6 ELISA检测方法条件的摸索第42-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MC4R基因拷贝数和整合位点的检测
下一篇:LM-Suffix:基于后缀树的基因序列索引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