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丝网印刷机 | 第13-21页 |
2.1 丝网印刷工艺 | 第13-14页 |
2.1.1 丝网印刷工作原理 | 第13页 |
2.1.2 丝网印刷质量 | 第13-14页 |
2.2 丝网印刷机 | 第14-18页 |
2.2.1 机械视觉对位系统 | 第15-16页 |
2.2.2 工作台 | 第16-17页 |
2.2.3 印刷头 | 第17-18页 |
2.3 丝网印刷参数 | 第18-19页 |
2.4 丝网印刷工作流程 | 第19-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丝印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21-42页 |
3.1 丝印机运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24页 |
3.1.1 丝印机运动控制系统架构 | 第21-22页 |
3.1.2 丝印机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系统架构 | 第22-24页 |
3.2 丝印机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35页 |
3.2.1 运动控制系统的部件选择 | 第24-29页 |
3.2.2 运动控制器的接口电路配置 | 第29-31页 |
3.2.3 运动控制器与外部硬件的连接 | 第31-35页 |
3.3 丝印机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35-41页 |
3.3.1 控制软件系统总体方案 | 第35-36页 |
3.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36-38页 |
3.3.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38-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丝印机的精确定位平台伺服控制算法 | 第42-72页 |
4.1 精确定位伺服系统 | 第42-43页 |
4.2 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4.2.1 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的结构 | 第43页 |
4.2.2 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4.3 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的PID控制算法 | 第45-53页 |
4.3.1 电流环设计 | 第46-48页 |
4.3.2 速度控制环设计 | 第48-49页 |
4.3.3 位置控制环设计 | 第49-50页 |
4.3.4 PID控制算法的参数计算与仿真 | 第50-53页 |
4.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速度控制器 | 第53-56页 |
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永磁交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 | 第56-63页 |
4.5.1 BP神经网络控制 | 第56-62页 |
4.5.2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第62-63页 |
4.6 丝印机的精确定位平台伺服控制算法与仿真 | 第63-71页 |
4.6.1 定位平台等效动力学模型 | 第63-68页 |
4.6.2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丝印机定位平台 | 第68-71页 |
4.6.3 丝印机定位平台误差来源与补偿 | 第71页 |
4.7 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DSP嵌入式运动控制虚拟仿真培训软件设计 | 第72-79页 |
5.1 设计方法 | 第72-73页 |
5.1.1 开发工具介绍 | 第72页 |
5.1.2 基于ADO的数据库访问 | 第72-73页 |
5.2 DSP嵌入式运动控制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实现 | 第73-78页 |
5.2.1 软件总体框架 | 第73-74页 |
5.2.2 丝印机对象分析和系统设计模块 | 第74页 |
5.2.3 硬件系统模块 | 第74-76页 |
5.2.4 软件系统模块 | 第76-78页 |
5.3 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1 | 第84-85页 |
附录2 | 第85-87页 |
附录3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