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并购商誉确认与计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3 国内外商誉会计的比较第18-19页
        1.2.4 文献述评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21-22页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2-30页
    2.1 商誉的基本内涵第22-24页
        2.1.1 商誉的定义第22页
        2.1.2 商誉的分类第22-23页
        2.1.3 商誉的特征第23-24页
    2.2 并购商誉的确认第24-27页
        2.2.1 计量方法概述第24页
        2.2.2 并购理论与商誉计量第24-26页
        2.2.3 并购支付方式与商誉计量第26-27页
    2.3 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第27-30页
3 我国并购商誉确认与计量现状分析第30-50页
    3.1 样本选择第30-31页
        3.1.1 样本行业选择第30-31页
        3.1.2 样本公司选择第31页
    3.2 制造业并购商誉确认与计量——以上海电气为例第31-37页
        3.2.1 制造业基本现状第31-33页
        3.2.2 上海电气并购商誉确认第33-35页
        3.2.3 上海电气并购商誉后续计量第35-37页
    3.3 传播与文化业并购商誉确认与计量——以中文传媒为例第37-42页
        3.3.1 传播与文化业基本现状第37-38页
        3.3.2 中文传媒并购商誉初始确认第38-41页
        3.3.3 中文传媒并购商誉后续计量第41-42页
    3.4 房地产业并购商誉确认与计量——以世联行为例第42-47页
        3.4.1 房地产业基本现状第42-43页
        3.4.2 世联行并购商誉确认第43-46页
        3.4.3 世联行并购商誉后续计量第46-47页
    3.5 三大行业并购商誉情况的比较分析第47-50页
        3.5.1 行业整体比较分析第47-48页
        3.5.2 行业案例比较分析第48-50页
4 我国商誉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50-56页
    4.1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50-52页
        4.1.1 制造业商誉整体变化趋势不稳定第50页
        4.1.2 传播与文化业商誉评估信息披露不完善第50-51页
        4.1.3 房地产业确认巨额商誉现象较为普遍第51-52页
        4.1.4 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估计准确性不高第52页
    4.2 成因分析第52-56页
        4.2.1 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第52-53页
        4.2.2 行业发展方面第53页
        4.2.3 企业管理方面第53-54页
        4.2.4 资产评估机构方面第54-56页
5 完善我国并购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相关建议第56-60页
    5.1 完善并购商誉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第56-57页
        5.1.1 规范和强化商誉确认的信息披露第56页
        5.1.2 强化对大额并购商誉确认的风险提示与披露第56-57页
        5.1.3 强化并购商誉减值测试的信息披露第57页
    5.2 严格规范商誉确认和后续计量的建议第57-59页
        5.2.1 建立严格复核机制,谨慎确认并购商誉第57页
        5.2.2 优化商誉后续计量方法,规范商誉后续计量处理第57-58页
        5.2.3 强制进行商誉减值,杜绝长期不计提现象第58-59页
    5.3 提高并购商誉后续计量估计准确性的建议第59-60页
6 研究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公司投资价值评估研究
下一篇:董事会成员海外背景及其异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