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美学论文

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第9-11页
        1.1.1 问题的缘起第9-10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2 概念的界定与阐释第11-13页
        1.2.1 新时期第11页
        1.2.2 都市爱情电影第11-12页
        1.2.3 审美特征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7页
        1.3.1 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2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流变现状第17-32页
    2.1 20世纪80年代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创作格局第17-21页
        2.1.1 背负时代主题的爱情影片兴起第17-19页
        2.1.2 开拓中的渐变,“都市”成为爱情电影故事的背景地第19-21页
    2.2 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创作格局第21-26页
        2.2.1 市场驱动,都市爱情电影数量激增第21-22页
        2.2.2 电影商业化,“都市”成为爱情电影重要的叙事动力第22-24页
        2.2.3 与其他类型电影相伴而生的都市爱情电影类型初现第24-26页
    2.3 21世纪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创作格局第26-32页
        2.3.1 “都市”成为重要表现对象,都市爱情电影类型成型第26-29页
        2.3.2 继承与创新,表达方式百花齐放第29-30页
        2.3.3 过度商业化使都市爱情电影有“消费需要”无“爱情增值”第30-32页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审美特征第32-48页
    3.1 20世纪80年代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审美特征第32-35页
        3.1.1 “宏大叙事”,爱情成为政治理性审美的附庸第32-33页
        3.1.2 思想破封,现实主义审美传统仍是主流第33-34页
        3.1.3 伤痕与反思,人性审美开始回归第34-35页
    3.2 20 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审美特征第35-39页
        3.2.1 从精英审美转向大众化审美第35-37页
        3.2.2 审美多元化第37-38页
        3.2.3 迷失与异化的现代性反思,宏大叙事的审美消解第38-39页
    3.3 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审美特征第39-43页
        3.3.1 都市爱情电影审美情感陷入焦虑第40-41页
        3.3.2 重物质而轻精神,审美情感成为“审美消费品”第41-42页
        3.3.3 扬感官而弃深度,从审美理性到审美感官第42-43页
    3.4 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审美嬗变趋势第43-48页
        3.4.1 物质审美在不断发展,精神审美却在逐渐压缩第43-45页
        3.4.2 当代都市人群爱情的审美困境第45-48页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征的成因分析第48-57页
    4.1 社会语境的转变第48-53页
        4.1.1 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对都市爱情电影的推动第49-51页
        4.1.2 西方影视审美文化对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冲击与影响第51-52页
        4.1.3 消费主义对电影美学的影响第52-53页
    4.2 审美方式的转型第53-57页
        4.2.1 都市人群审美方式改变第53-54页
        4.2.2 人文精神的审美失落第54-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微型学习内容设计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