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中国司法裁判中的情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9页
 一、研究意义第7页
 二、研究现状第7-8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8-9页
第一章 古代司法中的情理第9-18页
 第一节 古代情理的涵义第9-11页
  一、情第9页
  二、理第9-10页
  三、情理第10页
  四、情理与国法第10-11页
 第二节 情理在古代司法中的运用第11-15页
  一、作为事实情节:执法原情第11-12页
  二、作为判案依据:情重于法第12-14页
  三、作为价值追求:情法两平第14-15页
 第三节 古代情理入法的原因第15-18页
  一、儒家传统法律思想的影响第15-16页
  二、父母官角色的要求第16页
  三、弥补立法空白或脱离实际的需要第16-17页
  四、古代司法技术手段的限制第17-18页
第二章 当代司法裁判中的情理第18-28页
 第一节 裁判文书中的情理第18-21页
  一、用于当事人的辩解或诉请第19页
  二、用于事实判断第19-20页
  三、用于裁判理由第20-21页
 第二节 媒体报道中的情理第21-24页
  一、在群众路线中运用情理第22-23页
  二、在纠纷调解中运用情理第23-24页
 第三节 当代司法裁判中运用情理的特点第24-28页
  一、情理一般用于事实判断和裁判理由,而不直接作为裁判依据第24-25页
  二、情理的运用在于法律适用的选择,而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第25-26页
  三、情理与法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裁判结果合法而不合理第26页
  四、情理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息诉服判的工具第26-28页
第三章 情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第28-35页
 第一节 情理对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第28-29页
  一、有利于弥补立法不足第28-29页
  二、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第29页
  三、有利于培育法律信仰第29页
 第二节 情理对法治建设的消极影响第29-31页
  一、情理运用不当会损害法律权威第29-30页
  二、过度顺从民意会影响司法独立第30-31页
 第三节 情理与法律关系的协调第31-35页
  一、在立法环节使法律尽情尽理第31-32页
  二、在司法裁判中寻找法律与情理的平衡点第32-33页
  三、通过普法和感化使民众真心服判第33-34页
  四、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注释第36-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专家意见规则的构建
下一篇:论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