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6-23页 |
2.1 乡镇政府 | 第16-18页 |
2.1.1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2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 第17-18页 |
2.2 村民委员会 | 第18-19页 |
2.3 乡村治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2.3.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第19-20页 |
2.3.2 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3.3 府际关系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产生和变迁 | 第23-28页 |
3.1 乡镇政府的历史变迁 | 第23-26页 |
3.2 村民自治的产生和发展 | 第26-28页 |
3.2.1 村民自治的产生 | 第26-27页 |
3.2.2 村民自治的发展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乡镇政府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的应然性分析 | 第28-31页 |
4.1 乡镇政府行政权 | 第28页 |
4.2 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内容 | 第28-29页 |
4.2.1 村民自治权的内涵 | 第28页 |
4.2.2 村民自治的权利内容 | 第28-29页 |
4.3 法律规范下二者的应然关系 | 第29-31页 |
第五章 Z镇X村村民自治权与乡镇政府行政权关系实然性分析 | 第31-39页 |
5.1 Z镇和X村基本情况介绍 | 第31页 |
5.2 镇政府的权力行使 | 第31-32页 |
5.3 村民民主自治的运行 | 第32-35页 |
5.3.1 被调查村民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5.3.2 民主选举的运行 | 第33-34页 |
5.3.3 民主决策的运行 | 第34-35页 |
5.3.4 民主管理的运行 | 第35页 |
5.3.5 民主监督的运行 | 第35页 |
5.4 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干预和控制 | 第35-39页 |
5.4.1 乡镇政府干预村民委员会选举 | 第35-36页 |
5.4.2 干扰村委会的公共事务管理权 | 第36页 |
5.4.3 乡镇政府通过“村财乡管”控制村民委员会 | 第36-37页 |
5.4.4 乡镇政府通过派出机构控制村民委员会 | 第37页 |
5.4.5 村民委员会的一些职权具有行政色彩 | 第37页 |
5.4.6 村民自治权的行为主体一定程度上成为乡镇政府管控的延伸 | 第37-39页 |
第六章 造成实际村镇关系现状的原因 | 第39-47页 |
6.1 经济因素 | 第39-40页 |
6.2 法律因素 | 第40-41页 |
6.3 制度因素 | 第41-43页 |
6.4 体制因素 | 第43-45页 |
6.5 文化因素 | 第45-47页 |
第七章 构建和谐标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关系建议 | 第47-53页 |
7.1 完善法律制度 | 第47页 |
7.2 解决财政困难 | 第47-48页 |
7.3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 第48-49页 |
7.4 处理党与村委会的关系 | 第49-50页 |
7.5 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素质 | 第50-51页 |
7.6 完善救济机制监督机制 | 第51页 |
7.7 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