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视域下我国女性全面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第17-19页
        1.4.1 研究的重点第17页
        1.4.2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女性全面发展理论概述第19-30页
    2.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概述第19-25页
        2.1.1 妇女地位的演变第20-21页
        2.1.2 妇女的社会作用第21-22页
        2.1.3 妇女的社会权利第22-24页
        2.1.4 妇女解放的途径第24-25页
    2.2 女性全面发展理论概述第25-28页
        2.2.1 女性需要的全面发展及特点第25-26页
        2.2.2 女性能力的全面发展及特点第26-27页
        2.2.3 女性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及特点第27-28页
    2.3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女性全面发展的关系第28-30页
        2.3.1 历史发展的一致性第28-29页
        2.3.2 实践过程的互促性第29-30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影响下我国女性全面发展的历史沿革第30-40页
    3.1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我国女性全面发展的状况第30-33页
        3.1.1 无产阶级劳动妇女迫切要求满足生存需要第30-31页
        3.1.2 无产阶级劳动妇女革命抗争能力极大体现第31-32页
        3.1.3 妇女局限家庭中单一狭隘社会关系的转变第32-33页
    3.2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女性全面发展的状况第33-36页
        3.2.1 城乡女性真实发展需要得到关注保障第33-34页
        3.2.2 合理节育和女性生育安全需要的保障第34页
        3.2.3 女性职业能力的特点得以展现和认可第34-35页
        3.2.4 家务劳动初步社会化使社会关系丰富第35-36页
    3.3 改革开放后我国女性全面发展的状况第36-40页
        3.3.1 市场经济使女性需要满足和能力发展得更为充分第36-37页
        3.3.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确立使女性社会关系丰富协调第37-38页
        3.3.3 从政策、法律、制度上全面保障女性的全面发展第38-40页
第四章 当前我国女性全面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0-50页
    4.1 我国女性需要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4.1.1 女性社会权益保障系统不够健全第40-41页
        4.1.2 女性消费需要的误导与强行代入第41-42页
        4.1.3 女性各层次需要发展的不平衡性第42页
    4.2 我国女性能力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2-46页
        4.2.1 女性就业能力面临的显性和隐性歧视第43-44页
        4.2.2 女性能力发展的男性模式与男性标准第44-45页
        4.2.3 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隐蔽化第45-46页
    4.3 我国女性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6-50页
        4.3.1 女性社会决策管理的外围化第46-47页
        4.3.2 职业女性面临双重角色冲突第47-48页
        4.3.3 女性自主意识发展有待提高第48-50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视域下我国女性全面发展方略探析第50-59页
    5.1 女性全面发展中的需要满足方略第50-53页
        5.1.1 健全女性社会权益保障系统第50-51页
        5.1.2 加强理性适度消费理念引导第51-52页
        5.1.3 培养女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第52-53页
    5.2 女性全面发展中的能力提升方略第53-56页
        5.2.1 扩大和推动女性社会参与水平第53-54页
        5.2.2 构建女性能力发展的合理范式第54页
        5.2.3 提高女性生育补偿与价值认同第54-55页
        5.2.4 积极提升家务劳动社会化水平第55-56页
    5.3 女性全面发展中的社会关系丰富与协调方略第56-59页
        5.3.1 增强女性的参政意识与社会管理参与度第56-57页
        5.3.2 家庭地位真正平等化缓解女性角色冲突第57页
        5.3.3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形成女性关爱新风尚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培育研究
下一篇: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研究--以河北省Z镇某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