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第11-19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 第24-31页 |
一、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一) 高校后勤概念界定 | 第24页 |
(二) 预算管理概念界定 | 第24页 |
(三) 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四) 机制概念界定 | 第25页 |
(五) 教育机制概念界定 | 第25页 |
(六) 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二、构建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的理论框架 | 第26-31页 |
(一) 关于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相关理论基础阐释 | 第26-27页 |
(二) 关于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相关理论基础的论证 | 第27-28页 |
(三) 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的逻辑关系分析 | 第28-29页 |
(四) 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的应然状态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现状——以Z大学后勤为例 | 第31-43页 |
一、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机制现状 | 第31-39页 |
(一)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31-36页 |
(二)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层次机制的现状 | 第36-37页 |
(三)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形式机制的现状 | 第37-38页 |
(四)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功能机制的现状 | 第38-39页 |
二、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0页 |
(一)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层次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二)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形式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三) 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功能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三、Z大学后勤预算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3页 |
(一) 各级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40-41页 |
(二) 学校对后勤预算监管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 | 第41-42页 |
(三) 后勤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机制改革的对策 | 第43-51页 |
一、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层次机制改革的对策 | 第43-47页 |
(一) 从校级层面出发,提纲挈领的把握预算管理工作 | 第43-45页 |
(二) 从后勤层面强化管理 | 第45-46页 |
(三) 科室层面强化落实 | 第46-47页 |
二、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形式机制改革的对策 | 第47-48页 |
(一) 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指导 | 第47页 |
(二) 树立服务意识,弱化行政手段 | 第47页 |
(三)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种管理方式相结合 | 第47-48页 |
三、我国高校后勤预算管理功能机制改革的对策 | 第48-51页 |
(一) 实施多种激励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 | 第48-49页 |
(二) 建立以公开为核心,制度为指导的制约机制 | 第49页 |
(三) 激励、制约与保障机制相统一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一: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二: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 | 第56-63页 |
一、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一) 高校后勤处预算执行人员访谈提纲 | 第56页 |
(二) 高校后勤处长访谈提纲 | 第56页 |
(三) 高校财务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第56页 |
(四) 高校其他院系预算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二、访谈记录 | 第57-63页 |
(一) 高校后勤处预算执行人员访谈记录 | 第57-58页 |
(二) 高校后勤处预算执行人员访谈记录 | 第58-59页 |
(三) 高校后勤处长访谈记录 | 第59-60页 |
(四) 高校财务处工作人员访谈记录 | 第60-61页 |
(五) 高校其他院系预算管理人员访谈记录 | 第61-63页 |
附录三: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