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3页 |
1.1 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1.1 MYB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1.1.2 MYB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4-15页 |
1.2 花青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1 花青苷的功能 | 第15页 |
1.2.2 花青苷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植物中参与花青苷合成的R2R3-MYB转录因子 | 第17-19页 |
1.3.1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与花青苷合成 | 第17-18页 |
1.3.2 R2R3-MYB蛋白与其他蛋白协同调控花青苷 | 第18-19页 |
1.4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4.1 植物体细胞胚胎与顶端分生组织的关系 | 第19-20页 |
1.4.2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 第20-21页 |
1.4.3 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维持 | 第21-22页 |
1.4.4 植物激素与顶端分生组织 | 第22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9页 |
2.1 材料和试剂 | 第23-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和配置方法 | 第23-24页 |
2.1.3 菌株和载体 | 第24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39页 |
2.2.1 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24-25页 |
2.2.2 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分析 | 第25页 |
2.2.3 植物核酸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25-26页 |
2.2.4 基因克隆 | 第26-28页 |
2.2.5 组织特性表达分析 | 第28-29页 |
2.2.6 草莓FvMYB6-like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29-31页 |
2.2.7 亚细胞定位 | 第31-33页 |
2.2.8 转录活性分析 | 第33-34页 |
2.2.9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与草莓遗传转化 | 第34-37页 |
2.2.10 实时定量PCR | 第37页 |
2.2.1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2.2.12 花青苷含量测定 | 第38页 |
2.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5页 |
3.1 草莓FvMYB6-like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39-41页 |
3.1.1 草莓果实RNA质量及完整性检测 | 第39页 |
3.1.2 cDNA合成及内参检测 | 第39-40页 |
3.1.3 FvMYB6-like基因克隆 | 第40-41页 |
3.2 草莓FvMYB6-like基因序列分析 | 第41-43页 |
3.2.1 FvMYB6-like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1-42页 |
3.2.2 FvMYB6-like氨基酸结构域分析 | 第42-43页 |
3.3 草莓FvMYB6-like基因的表达特性 | 第43-45页 |
3.3.1 草莓FvMYB6-like基因启动子分析 | 第43-44页 |
3.3.2 FvMYB6-like基因表达受FvMYB10基因正向调控 | 第44页 |
3.3.3 组织特性表达 | 第44-45页 |
3.3.4 果实不同时期表达量分析 | 第45页 |
3.4 FvMYB6-like的亚细胞定位 | 第45-46页 |
3.5 FvMYB6-like的转录活性分析 | 第46页 |
3.6 草莓FvMYB6-like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46-55页 |
3.6.1 草莓FvMYB6-like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第46-48页 |
3.6.2 草莓FvMYB6-like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和功能分析 | 第48-54页 |
3.6.3 草莓FvMYB6-like基因在森林草莓中过量表达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9页 |
4.1 FvMYB6-like在花青苷合途径中的作用 | 第55-57页 |
4.2 FvMYB6-like基因参与调控顶端生长点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