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1.1 WRKY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1.1 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2-13页 |
1.1.2 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3-15页 |
1.2 植物开花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五种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途径 | 第15-17页 |
1.2.2 开花信号的调控网络 | 第17-18页 |
1.3 植物分枝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分枝发育的基因调控 | 第18-19页 |
1.3.2 植物激素调控分枝发育 | 第19-20页 |
1.4 转录组测序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第20-21页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第20页 |
1.4.2 转录组测序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2.1.2 试剂 | 第22页 |
2.1.3 培养基 | 第22-23页 |
2.2 方法 | 第23-39页 |
2.2.1 植物核酸的提取与检测 | 第23-24页 |
2.2.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24-27页 |
2.2.3 亚细胞定位 | 第27-29页 |
2.2.4 转录活性分析 | 第29-31页 |
2.2.5 草莓FvWRKY7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31页 |
2.2.6 草莓FvWRKY71基因RNAi干扰载体构建 | 第31-32页 |
2.2.7 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及森林草莓 | 第32-34页 |
2.2.8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4-35页 |
2.2.9 文库的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第35-36页 |
2.2.10 差异基因片段的检测 | 第36-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62页 |
3.1 草莓FvWRKY7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39-42页 |
3.1.1 草莓FvWRKY71基因的克隆 | 第39-41页 |
3.1.2 WRKY71的进化分析 | 第41页 |
3.1.3 FvWRKY71氨基酸结构域分析 | 第41-42页 |
3.2 草莓FvWRKY71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 第42-43页 |
3.3 FvWRKY71的亚细胞定位 | 第43页 |
3.4 FvWRKY71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第43-44页 |
3.5 草莓FvWRKY71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44-53页 |
3.5.1 草莓FvWRKY7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第44-45页 |
3.5.2 草莓FvWRKY71基因RNAi载体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 第45-48页 |
3.5.3 FvWRKY71基因在拟南芥的异位表达 | 第48-51页 |
3.5.4 草莓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51-53页 |
3.6 异位表达FvWRKY71拟南芥与野生型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53-62页 |
3.6.1 测序质量评估 | 第53-54页 |
3.6.2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第54-55页 |
3.6.3 Gene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55-56页 |
3.6.4 KEGG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56-57页 |
3.6.5 激素相关基因的筛选分析 | 第57-58页 |
3.6.6 开花发育有关的基因筛选分析 | 第58-60页 |
3.6.7 差异基因的检测与验证 | 第60-62页 |
4 讨论 | 第62-65页 |
4.1 FvWRKY71基因的进化及表达特性分析 | 第62页 |
4.2 FvWRKY71基因对开花的促进作用 | 第62-64页 |
4.3 FvWRKY71基因增加植物分枝 | 第64-65页 |
5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附录 | 第75-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