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2.1 人机工程学 | 第10页 |
1.2.2 可用性 | 第10-11页 |
1.2.3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 第11页 |
1.2.4 使用群体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3.1 下肢康复器材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4 康复机器人分类 | 第17-18页 |
1.3.5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前景 | 第19-20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4.2 课题研究前景 | 第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下肢生物力学及生理结构分析 | 第23-31页 |
2.1 下肢生理解剖学特征 | 第23-25页 |
2.2 生物力学分析 | 第25-27页 |
2.3 下肢康复训练涉及的人体尺寸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康复训练生理信号采集的人机实验 | 第31-39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3.1.1 被试样本选择 | 第31-32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32-34页 |
3.1.4 生理信号预处理 | 第34页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页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用性设计 | 第39-59页 |
4.1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39页 |
4.2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人机工程设计原则 | 第39-41页 |
4.3 用户调研及下肢康复训练作业姿势分析 | 第41-43页 |
4.4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设计定位 | 第43页 |
4.5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用性设计 | 第43-58页 |
4.5.1 前期设计方案 | 第43-45页 |
4.5.2 最终方案确认 | 第45-51页 |
4.5.3 尺寸设计 | 第51-53页 |
4.5.4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3-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人机的设计检验及评价 | 第59-77页 |
5.1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ANSYS受力分析 | 第59-62页 |
5.1.1 脚蹬ANSYS分析 | 第59-61页 |
5.1.2 座椅ANSYS分析 | 第61-62页 |
5.2 基于CATIA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用性评价 | 第62-69页 |
5.2.1 CATIA人机工程学设计与分析模块 | 第63-64页 |
5.2.2 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5.2.3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导入 | 第65页 |
5.2.4 人体模型工作空间分析 | 第65-66页 |
5.2.5 姿态评估 | 第66-69页 |
5.3 基于人机评价结果的设计修正 | 第69-74页 |
5.3.1 修正后姿态评估 | 第70-74页 |
5.3.2 修正后作业强度分析 | 第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