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途径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内涵、理论依据与特点第15-23页
    1.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内涵第15-17页
        1.1.1 个性化培养的内涵第15-16页
        1.1.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16页
        1.1.3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内涵第16-17页
    1.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1.2.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1.2.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理论借鉴第18-19页
    1.3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特点第19-23页
        1.3.1 主体性:以学生为本的日常教育第20页
        1.3.2 针对性:尊重个性成长的全程育人第20页
        1.3.3 层次性:不同阶段的按需施教第20-23页
第二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现状第23-31页
    2.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取得的进展第23-25页
        2.1.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理念有所增强第23-24页
        2.1.2 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发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第24-25页
    2.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存在的问题第25-31页
        2.2.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内在动力不足第25-26页
        2.2.2 辅导员队伍状况难以适应个性化培养的要求第26-27页
        2.2.3 学校缺乏个性化培养的环境第27-28页
        2.2.4 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不适应个性化培养的要求第28-31页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途径探索第31-43页
    3.1 树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培养观念第31-33页
        3.1.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31-32页
        3.1.2 转变教师观念第32-33页
    3.2 创建个性化的校园载体第33-36页
        3.2.1 精细化的宿舍管理第33页
        3.2.2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第33-34页
        3.2.3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平台第34-35页
        3.2.4 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第35-36页
    3.3 丰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方法第36-40页
        3.3.1 重构新生档案第36页
        3.3.2 实现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第36-37页
        3.3.3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第37页
        3.3.4 做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序列化第37-38页
        3.3.5 进行全程体验式分层教育第38页
        3.3.6 运用自媒体手段进行分层教育第38-39页
        3.3.7 开展主题推进式教育第39页
        3.3.8 进行精准的咨询辅导第39-40页
    3.4 完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评价方法第40-43页
        3.4.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评价目的第40页
        3.4.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评价内容第40-41页
        3.4.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评价方法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京歌演唱对高师民族声乐专业学生训练体系的补充--以《卜算子·咏梅》为例
下一篇: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