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关于资金互助组织的文献综述第15-21页
    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8页
        2.1.1 资金互助社理论基础研究综述第15-17页
        2.1.2 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综述第17-18页
    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8-19页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9-21页
第三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第21-26页
    3.1 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背景第21-23页
        3.1.1 理论背景第21-22页
        3.1.2 实践背景第22-23页
    3.2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第23-26页
        3.2.1 数量日趋增多第23-24页
        3.2.2 规模不断扩大第24页
        3.2.3 发展模式多样化第24-26页
第四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性质分析第26-35页
    4.1 合作金融概念界定第26-30页
        4.1.1 合作经济的涵义第26-28页
        4.1.2 合作金融的涵义第28-30页
    4.2 农村资金互助社性质分析第30-35页
        4.2.1 内生型资金互助社案例分析第30-32页
        4.2.2 外力推动型资金互助社案例分析第32页
        4.2.3 结论第32-35页
第五章 资金互助社可持续生存研究第35-41页
    5.1 资金互助社生存困境分析第35-39页
        5.1.1 高密县农村合作基金会案例分析第35-36页
        5.1.2 小石桥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案例分析第36-37页
        5.1.3 案例对比第37-38页
        5.1.4 制约资金互助社生存的不利因素第38-39页
    5.2 多管齐下,为资金互助社持续生存提供支持第39-41页
        5.2.1 加快立法保证其合法地位第39-40页
        5.2.2 培养合作经济意识和合作土壤第40页
        5.2.3 加强资金互助社内部管理第40-41页
第六章 资金互助社性质不变研究第41-50页
    6.1 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性质异化分析第41-44页
        6.1.1 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案例第41-42页
        6.1.2 案例分析第42-43页
        6.1.3 结论:资金问题是性质异化的根本原因第43-44页
    6.2 农户特征及资金缺乏原因分析第44-47页
    6.3 资金问题解决对策第47-50页
        6.3.1 资金解决途径探讨第47-48页
        6.3.2 发展社员+互助社+邮储银行的信用担保模式第48-50页
第七章 资金互助社内生环境研究第50-57页
    7.1 内生环境的内涵第50页
    7.2 内生环境催生的资金互助社优势分析第50-54页
        7.2.1 制度上优势第50-51页
        7.2.2 实践中优势第51-54页
    7.3 内生环境不健全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第54-55页
    7.4 优化内生环境对策第55-57页
        7.4.1 通过宣传解除农民的思想误区第55页
        7.4.2 培育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第55-56页
        7.4.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民精英第56页
        7.4.4 完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研究
下一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研究--以宁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