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选题原因 | 第13-15页 |
关键概念 | 第15-17页 |
1 青少年领导力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17-31页 |
1.1 青少年领导力理论 | 第17-20页 |
1.1.1 特质理论 | 第17-18页 |
1.1.2 行为理论 | 第18-19页 |
1.1.3 变革型领导理论 | 第19页 |
1.1.4 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1.2 青少年领导力的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1.2.1 青少年领导力的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2.2 青少年领导力研究的内容 | 第23-29页 |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9-31页 |
1.3.1 研究内容上 | 第29-30页 |
1.3.2 研究方法上 | 第30-31页 |
2 研究设计 | 第31-34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2.2.1 问卷调查法 | 第31-32页 |
2.2.2 访谈法 | 第32-33页 |
2.3 研究路线 | 第33-34页 |
3 青少年领导力测评问卷的修订与检验 | 第34-41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3.1.1 被试 | 第35页 |
3.1.2 实施程序 | 第35-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3.2.1 量表译文 | 第36-37页 |
3.2.2 结构效度分析 | 第37-39页 |
3.2.3 信度分析 | 第39-40页 |
3.3 讨论 | 第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4 青少年领导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1-54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41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4.2.1 研究被试 | 第41-42页 |
4.2.2 调研工具 | 第42-43页 |
4.2.3 数据采集 | 第43页 |
4.2.4 数理统计 | 第4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4.3.1 领导技能量表的描述统计 | 第43-44页 |
4.3.2 不同省市青少年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4.3.3 青少年领导力与性别的关系 | 第45-46页 |
4.3.4 青少年领导力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 第46-48页 |
4.3.5 青少年领导力与领导经历的关系 | 第48-49页 |
4.3.6 青少年领导力与领导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 第49-50页 |
4.4 讨论 | 第50-53页 |
4.4.1 青少年领导力的总体水平 | 第50页 |
4.4.2 不同省市的青少年领导力水平 | 第50页 |
4.4.3 青少年领导力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 第50-51页 |
4.4.4 青少年领导力与领导经历的关系 | 第51页 |
4.4.5 青少年领导力与领导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 第51-53页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5 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领导力的特征分析 | 第54-76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4-72页 |
5.2.1 各阶段青少年领导力间的比较 | 第54-57页 |
5.2.2 各阶段各年级青少年领导力间的比较 | 第57-61页 |
5.2.3 男女青少年领导力各阶段间的比较 | 第61-65页 |
5.2.4 不同阶段的青少年领导力在性别上的比较 | 第65-67页 |
5.2.5 各区域间青少年领导力的阶段性比较 | 第67-72页 |
5.3 讨论 | 第72-74页 |
5.3.1 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总体的领导力上的差异 | 第72-73页 |
5.3.2 各学习阶段各年级青少年领导力间的差异 | 第73页 |
5.3.3 男女青少年领导力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 | 第73页 |
5.3.4 各学习阶段男女青少年领导力的差异 | 第73-74页 |
5.3.5 不同区域青少年领导力的阶段性特点 | 第74页 |
5.4 小结 | 第74-76页 |
6 青少年学生领导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第76-90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76-78页 |
6.1.1 访谈提纲 | 第76页 |
6.1.2 访谈对象 | 第76-77页 |
6.1.3 访谈的实施 | 第77页 |
6.1.4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77-78页 |
6.1.5 研究的效度检验 | 第78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6页 |
6.2.1 效度检验 | 第78-79页 |
6.2.2 青少年对领导力的认知 | 第79页 |
6.2.3 家庭因素 | 第79-82页 |
6.2.4 学校因素 | 第82-86页 |
6.3 讨论 | 第86-89页 |
6.3.1 青少年学生对领导力的认知 | 第86页 |
6.3.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影响 | 第86-87页 |
6.3.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影响 | 第87-88页 |
6.3.4 研究的效度 | 第88-89页 |
6.4 小结 | 第89-90页 |
7 综合讨论 | 第90-95页 |
7.1 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测量 | 第90页 |
7.2 我国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现状及特点 | 第90-91页 |
7.3 青少年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 第91-92页 |
7.4 对青少年领导力研究与培养的启示 | 第92-94页 |
7.4.1 对青少年领导力研究的启示 | 第92-93页 |
7.4.2 对青少年领导力培养的启示 | 第93-94页 |
7.5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94-95页 |
8 结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6-107页 |
附录 | 第107-109页 |